新闻动态

91次罚球70次犯规!一场丑陋比赛,如何诞生55分封神之战?

一场被罚球线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比赛,是如何成为一个人的封神之战的?

91次罚球,70次犯规,两个加时,雷霆与步行者这场卫冕冠军与昔日总决赛对手的相遇,几乎耗尽了所有人的耐心。这根本不是一场流畅的篮球比赛,更像是一场发生在罚球线上的、旷日持久的堑壕战。比赛观感极差,节奏被裁判的哨声撕成碎片,进攻回合的连贯性成了一种奢望。然而,就在这片篮球的“凡尔登绞肉机”里,亚历山大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凿出了属于自己的史诗。

我们必须承认,当一个球员用31次出手和多达26次的罚球,狂轰下职业生涯新高的55分时,你很难用传统的“美如画”或“飘逸”去形容他。不,亚历山大今晚的表演,更像是一场精密的、冷酷的、甚至有些“不择手段”的爆破工程。他不是在打球,他是在解构对方的防线,用身体、节奏和那该死的篮球智商,一次次地制造接触,然后稳稳地站上罚球线,将分数收入囊中。

这就是所谓的“爆罚力”吗?是的,而且比我们记忆中那个休斯顿的“碰瓷王”哈登,来得更加纯粹,更加致命。哈登的造犯规带着几分狡黠的表演,而亚历山大的造犯规,则是一种赤裸裸的阳谋。他就是告诉你,我要突破,我要用我变幻莫测的节奏撕开你,而你在我启动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你的任何一丝防守懈怠,都会转化为他罚球线上的得分。这种打法,让对手憋屈,让一些球迷不屑,但你无法否认它的恐怖效率。这是一种不讲理的、摧毁对手意志的打法,是属于SGA的、独一无二的MVP宣言。

在这场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演绎下,雷霆的另一位天才,切特-霍姆格伦,则显得无比挣扎。全场12投仅4中,三分线外更是颗粒无收的6投0中,这显然不是我们期待中那个能与文班亚马相提并论的榜眼该有的表现。步行者这种高速、充满转换进攻的球队,似乎天生就是切特的克星。他瘦长的身躯在一次次快攻浪潮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防守端漏人,篮板失守,甚至连发边线球都出现了匪夷所思的失误。

这盆冷水浇得恰到好处。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切特依然是一块需要精雕细琢的璞玉,他的身体对抗、进攻稳定性,距离成为球队真正的内线支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亚历山大用最成熟的方式扛起球队时,切特还在经历着成长的阵痛。今夜,王座上只有一个国王,而年轻的王子,只能在台下仰望。

当然,一场伟大的个人秀,也需要一个足够顽强的对手来衬托。帕斯卡尔-西亚卡姆,就是那个“虽败犹荣”的悲情英雄。44分钟,32分15个篮板,这位被很多人严重低估的全能前锋,几乎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三分、中投、背身单打、突破分球……他的武器库里琳琅满目,在哈利伯顿缺阵的日子里,他就是印第安纳的绝对核心。如果说他还有什么缺点,那可能就是那糟糕的罚球了——12罚仅5中,这不稳定的手型,或许正是他与顶级巨星之间那道最后的鸿沟。但无论如何,西亚卡姆用他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让雷霆的这场胜利,含金量十足。

与西亚卡姆并肩作战的,还有那个年轻的“愣头青”马瑟林。36分11个篮板,17次站上罚球线,他的冲击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次次扎进雷霆的内线。他快、准、狠,终结能力顶级,但也带着所有年轻得分手的通病——打球上头,眼里只有篮筐。当他陷入包夹时,失误便随之而来。但这正是他的迷人之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假以时日,如果他能学会更好地阅读比赛,传球和得分之间的界限再模糊一些,全明星的殿堂,迟早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最终,当终场的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141-135,雷霆成为了NBA历史上第一支开季前两场比赛全部打进双加时的球队,并且全部取胜。这听起来像个奇迹,但背后却是亚历山大用55分的个人表演铺就的通天大道。

是的,这场比赛丑陋、破碎、充满了争议。但历史只会记住胜利者,以及胜利者书写纪录的方式。亚历山大用一场非典型的个人秀,开启了他冲击背靠背MVP的征程。你可以不喜欢他的风格,甚至可以鄙夷这种“罚球大战”,但你必须承认,在这个夜晚,他就是雷霆唯一的答案,是这片混乱战场上,最终站着的那个人。这究竟是篮球的进化,还是一种倒退?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