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叫嚣开战?日专家揭日本三大死穴:与中国冲突仅能撑一周!
“中日开战”这事儿,搁几年前聊,顶多算是几杯酒下肚后的胡咧咧。但你瞅瞅现在,高市早苗,这位大姐,已经坐上了日本首相那把椅子,这事儿瞬间就有了点黑色幽默的“现实感”。
这位姐可不是善茬儿。你要是关注点国际新闻,对她那套操作应该不陌生:拜鬼是家常便饭,叫嚣着用武力解决钓鱼岛争端,一张嘴就是“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1]她这一上台,都不带热身的,直接一脚油门踩到底,要把防卫费占GDP的比例干到2%。要知道,这可是岸田政府磨磨唧唧盘算了五年都没干成的事。
这下可热闹了。于是乎,那个老掉牙的问题又被翻了出来:真要擦枪走火,日本能扛几天?有意思的是,给出最狠答案的,不是我们的网友,而是他们自己人——前陆上自卫队中将矢野义昭。老将军一句话捅破了窗户纸:一周,顶天了。[1][2]
一周?听着像个笑话,但矢野老哥可不是在说相声。一个带过兵、搞过战略研究的内行,他看的不是热闹,是门道,是日本军事那层光鲜外衣下,藏着的三个要命的“死穴”。
第一个死穴,就是那“半残”的军工。你别看日本平时造个汽车、马桶盖啥的挺溜,真到了造“大国重器”的时候,立马就露怯。典型的就是战斗机。都2025年了,咱这边歼-20满天飞,连下一代都开始琢磨了,日本呢?他们那个号称“心神”的五代机,从立项到现在快25年了,愣是还在“心神不宁”的阶段,影子都没见到。[1][3]别说五代机,他们现在的主力F-2,骨子里就是美国几十年前F-16的底子,心脏(发动机)和大脑(航电系统)还得靠美国输血。没了山姆大叔,生产线都得停摆。[1]海上那些“金刚级”“摩耶级”大驱,听着威风,可最核心的“宙斯盾”系统,也是跟美国买的现成品。[1]这就像个学霸,门门功课优秀,唯独体育不及格,真到了打架的时候,知识再渊博也白搭。高市早苗再怎么砸钱,买得来F-35,买不来一个能自我造血、独立迭代的国防工业体系。
第二个死穴,是那双“被捆住的手脚”。二战战败国的身份,像个紧箍咒,一直箍在日本头上。最要命的就是“进攻型武器”的缺失。你看看他们那几艘所谓的“准航母”,什么“出云级”之类的,其实就是个能起降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4]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赶紧把甲板改造一下,好让从美国买的F-35B能垂直起降。但这终究是“小马拉大车”,跟我们的“福建舰”这种天生电磁弹射的正规航母比,简直就是玩具。它的载机量、作战效率,在现代海战里就是个活靶子。[1]空军也一样。美国卖给他们的F-15,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阉割”过,雷达只能对空,不能对地。意思很明白:你可以当个“空中保安”,但别想当“强盗”。[1]这种被动防御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自卫队的骨子里,不是高市早苗买几百枚“战斧”导弹就能马上扭转的。
如果说前两个是内伤,那第三个死穴,就是真正的“地缘绝境”。你把地图摊开看看,日本就是一个被海水包围的孤岛,啥都缺。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甚至一大半吃的,都得靠船从外面运进来。要命的是,这些海上生命线,绝大部分都得从我们的家门口经过。
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常年只有38%左右。[1]别跟我说他们大米自给率100%,种大米的化肥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真到了撕破脸的那一天,我们甚至都不需要派出登陆部队,只要把它的海上通道一切断,日本会怎么样?恐怕矢野义昭说的“一周”,打的不是弹药,而是民心。一个连饭都快吃不饱的国家,一个工业命脉被别人死死掐住的国家,高市早苗拿什么去支撑她那鹰派的野心?
说白了,高市早苗现在疯狂砸钱、拉帮结派,看似咄咄逼人,实际上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和一场玩上国运的豪赌。她心里清楚,光靠日本自己,技术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所以,她必须把宝押在美国身上,趁着美国的“窗口期”还没完全关闭,把日本彻底焊死在美国的战车上。她想当美国在东亚的“金牌打手”,以此换取安全感和技术输血。
但这位新上任的女首相,似乎忘了历史的教训。这个国家,总有一种在实力与野心不匹配时选择“豪赌”的冲动。80多年前,他们赌输了一次,输得精光。矢野将军的“一周论”,与其说是军事推演,不如说是一个清醒者对这群新赌徒的最后警告:时代变了,牌桌上的筹码,你们已经输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