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数万部队要进乌克兰?普京来华当面把话挑明中方尽力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8月31日公开透露,欧洲多国已敲定一项向乌克兰派遣数万规模军队的“详细路线图”。
这支队伍将由欧洲主导,美国承诺提供指挥、控制和情报支持。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全球关注。
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出严正警告,称北约国家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军队的任何方案都“绝对不可接受”。
俄方认为,这会导致局势“急剧升级”。
显然,欧洲这一步棋,直接踩到了俄罗斯的红线上。
就在冯德莱恩宣布这一计划的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抵达中国天津。
他是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
跟随他一起来华的,还有一个“规模庞大、意义重大”的代表团,其中包括三位副总理和十多位部长。
在天津的会议中,普京就俄乌和谈议题向中国和印度领导人表明了俄方立场。
他清晰指出,要使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可持续且长期有效,就必须解决引发这场危机的根源——“北约东扩”问题。
普京认为,正是西方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其势力范围,才导致了当前的危机。
普京的这番话,是对欧洲派兵计划最直接的回应。
在俄方看来,欧盟和北约21个国家重叠,此举本质上就是“北约东扩”的“换皮秀”。
俄罗斯绝不会接受西方军事力量以任何形式部署到自己家门口。
根据特朗普的说法,美国将帮助乌克兰进行防卫,但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地面部队。
他还重申,乌克兰不会获准加入北约。
白宫新闻秘书透露,特朗普提出了让北约购买美国武器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特朗普正与欧洲盟友商讨,希望允许美国私营军事公司进入乌克兰。
这些承包商可能会协助在乌克兰建造防御工事,以保护美国在那里的利益。
消息人士称,这会被视为对欧洲的重大鼓舞,因为他们希望美国能支持最终达成的和平协议。
冯德莱恩还详述了欧盟对乌克兰的长期安全保障计划。
她表示,欧盟将探索新的资金渠道,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
即使在和平时期,欧盟也计划继续为乌军支付“可观的薪资”、提供“现代化的装备”,并资助士兵培训。
欧盟还鼓励成员国利用15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贷款基金。
各国可以通过与乌克兰国防企业联合生产或直接采购的方式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冯德莱恩称,“战争的性质已彻底改变”,欧盟各国军队需重点投资无人机、防空反导、太空及网络能力等领域。
然而,欧洲内部对此计划并非铁板一块。
民调机构Insa的调查显示,56%的德国受访者反对德国出兵乌克兰。
波兰Radio Zet发布的民意调查也显示,56%的波兰人反对波兰士兵参与乌克兰的“维和任务”,只有10%的受访者支持该提案。
分析指出,如果美国不明确承诺支持任何部署,就很难获得欧洲公众支持。
欧洲各国对派兵计划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法国是潜在军事力量的积极支持者之一,但Elabe3月份的调查显示,67%的法国受访者只支持在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派遣军队,68%的人反对在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派兵。
英国公众普遍支持可能的部署,但多项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民众“不愿引发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
首相斯塔默强调,如果英国部署军队,美国需要提供安全保障。
东欧国家则普遍对从本国边境调动军队持谨慎态度。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现实同样残酷。
俄军总参谋部发布的战报显示,俄军在整条1000公里长的俄乌前线持续发动“不间断的攻势”。
俄军总参谋长宣称,俄军目前已掌握“战略主动权”。
具体行动上,俄军8月31日继续打击了乌军在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的部队,并对乌克兰敖德萨发动了空袭。
自今年3月以来,俄军声称已控制近3500平方公里的乌克兰领土,拿下149个定居点。
有迹象表明,俄方的目标可能不仅限于乌东四州,甚至可能包括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两州。
面对持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为劝和促谈付出了巨大努力。
过去两年间,中方先后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
该文件系统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条具体主张。
此后,中国又联合巴西共同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
这些共识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为冲突降温提供可行路径。
中国的努力不仅停留在文件和共识层面,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道行动。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恪守中立原则,没有向俄乌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
与此同时,中方多次向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中国还派遣了专家团队深入乌克兰,协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普京在天津峰会期间对中国和印度的努力表示赞赏。
他认为中国乃至印度已经为促进“解决危机”提供了非常好的努力和建议。
就连俄罗斯都看在眼里的这些所作所为,不知道为什么乌克兰选择“视而不见”。
202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广州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会谈。
王毅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应该”,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和巴西联合发表了“六点共识”。
库列巴表示,乌方重视中方的意见,认真研究了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
乌方愿意并准备同俄方开展对话谈判。
当然,谈判应是理智和有实质意义的,旨在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
但是,欧美持续推进的派兵计划给和平前景蒙上了阴影。
俄罗斯外交部已发出严正警告,称北约国家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军队的任何方案都绝对不可接受。
俄方认为,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关于可能在乌克兰部署北约部队的言论是在煽动军事行动继续开展。
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北约秘书长吕特等已于9月4日齐聚巴黎。
他们继续推进这一涉及多国部队部署的高层磋商。
冯德莱恩表示,尽管军队部署属于国家主权决策,需各国最终拍板,但她强调“目前紧迫感极强,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且已初具雏形”。
欧洲领导人展现出复杂的态度。
他们表面上支持美国推动和谈的努力,但实际行为却引发质疑。
白宫官员8月30日公开指责欧洲,认为其正在制造“不合理的预期”,这种做法显然在阻碍和谈进程。
乌克兰危机的和平前景依然充满挑战。
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巨大且难以调和。
国际社会的持续推动,以及俄乌两国国内形势的潜在变化,仍可能为和平创造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