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关羽被封汉寿亭侯,是侯爵中最低等?蜀汉集团就他一个正式编制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提起他,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以及后来他被尊为武圣。

但如果单从真实的历史来看,关羽并不是一开始就位高权重。他真正开始有比较固定的爵位头衔是在建安五年以后,那时候他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

那关羽的这个爵位到底是什么档次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建安五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名义上是皇帝,可实际已经被曹操所控制。

刘备在此之前跟随曹操征讨过吕布,后来因为关系破裂投奔袁绍,但在袁绍那里又待不下去,最后又投奔刘表。

这个时期的刘备集团实力并不强,还处在颠沛流离的阶段。就在这个过程中,关羽曾一度被曹操俘获。

历史书《三国志》明确记载,当时曹操十分赏识关羽这个人,不仅给了他金银财宝,还给他封了爵位,也就是汉寿亭侯。

这里需要注意,很多人把“万寿亭侯”和“汉寿亭侯”搞混,其实这是同一个封号,只是古籍抄写过程中有的写成汉寿,有的写成万寿。

汉寿指的是地名,当时在武陵郡有个县叫汉寿,这个封号就是按照那里的地名来的。

所以,关羽的正式封号是汉寿亭侯,不是万寿亭侯。不过后世民间流传多了,也就出现了万寿亭侯的叫法,意思也差不多。

要搞清楚关羽的爵位档次,就得先了解汉代的爵位制度。东汉时期的爵位承袭了西汉的制度,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公侯:最高的是列侯,也就是封国有食邑,爵位比较高。像那些开国元勋、皇室宗亲,往往能封县侯和乡侯。比如曹操手下有些重臣,后来被封为县侯,就是这个级别。

亭侯:比县侯低一档。所谓亭就是比县小一级的地理单位,古代一个县下面可以有好几个亭,相当于地方上的一个小行政区。

所以亭侯的爵位虽然也能算进侯爵体系里,但实际上只是最低一档的侯爵。

乡侯、关内侯:还有一些更低的爵位,往往是没有实地封邑的,叫食客侯,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荣誉头衔。

从这个排列就能看出,关羽被封的汉寿亭侯在东汉侯爵体系里只能算是最低级的侯爵,比起那些县侯、公侯要差一大截。说白了就是一个带点安慰性质的封号,并不能给他太多实权和财富。

有人会问,关羽一向忠于刘备,为什么还会接受曹操给的爵位?其实这在当时并不奇怪。

首先,曹操表面上还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的旗号,所以名义上汉献帝给的封号是正统关羽如果拒绝,反倒显得自己太不识抬举。

其次,关羽在曹操阵营里待了一段时间,表面上接受了封号,实际上心里一直想着刘备,后来才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说法。

关羽的态度很明确,他接受封号是为了生存,同时也借此保全自己和兄弟。但等到消息传来,得知刘备还活着后,他立刻辞别曹操千里寻兄,这才有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虽然亭侯的级别不高,但这件事对关羽的人生轨迹还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首先,这说明关羽的武勇已经被天下认可,否则曹操不会专门给他这么一个爵位。其次,作为刘备阵营里比较早得到封号的人物,关羽的声望也因此提高。

等到后来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关羽能够长期镇守荆州,靠的不仅是武力,还得有一定的身份和名望。

但从现实的角度说,关羽的爵位权利很有限。像曹操手下的大将许褚、典韦,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远远在关羽之上。

甚至可以这样说,曹操给关羽这个亭侯更多的是拉拢和安抚,并不是真正想把他当心腹来用。

你可能会想,曹操那么看重关羽,为什么只给个最低等的侯爵?而不是乡侯甚至县侯呢?其实在这背后有深刻的政治智慧。

首先这样做符合规制。虽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但表面上还是汉朝的天下,封爵不能太随意。

关羽当时的功劳虽然大,但按正常程序封个亭侯已经是非常破格的奖赏了。一下子封得太高,会引来朝野非议。

其次曹操还留有余地。曹操是顶级的政治家,他深知恩赏要一点点给的道理。一开始就封到顶,以后还拿什么来激励关羽?先给一个亭侯,等日后立下更大战功,再逐步提升到乡侯、县侯,这样才能持续地笼络人心。

最后是试探关羽的态度。曹操也在试探关羽,如果他因为爵位不高而表现出不满,那就说明他也在意功名利禄,有被收买的可能。但事实证明,关羽并没有因此而欣喜若狂。

关羽在接受这个爵位时,心态非常微妙和复杂。根据《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关羽在得知受封后,特地反复向汉献帝派来的使臣问明:“这个爵位是天子所封,还是丞相所封?”在确认为天子所封后,他才恭敬地接受了。

这个细节极其重要。它强调了关羽的忠义核心。他忠于的是汉室正统,接受的是汉朝天子的赏赐,而非曹操的私恩。

尽管这件事是曹操在背后运作的,但这道旨意必须得来自汉献帝,这才不违背关羽的原则。

之后,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报答了曹操的恩情,便立刻封金挂印,将曹操赏赐的所有金银财宝和官印全部留下,毫不犹豫地去寻找刘备了。

这一受一留将关羽的人格魅力推向了顶峰:“受”代表他认可自己的功绩和汉朝给予的荣誉。“留”代表他绝不因为富贵爵位而背叛兄弟情义和最初的理想。

从此,汉寿亭侯这个名号就永远和关羽绑定在了一起。即使回到刘备阵营后,他依然使用这个称号。为什么?因为这是汉献帝亲封的,是正统皇权的象征。

对于一直打着复兴汉室旗号的刘备集团来说,拥有一个汉天子亲封的侯爵,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是正统性的证明。这可比刘备集团自己封的任何官职都有分量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的这个爵位在他生前并不显赫,顶多算个最低档的侯爵。但他死后被后世不断拔高,从蜀汉时期的壮缪侯到晋、隋、唐不断加封,宋代甚至尊为武安王,明清时期更是被推到武圣的高度,与文圣孔子并列。

所以,如果单看历史事实,关羽真正的封号就是汉寿亭侯。他的级别不高,只是一个普通的侯爵。但由于他的忠义与勇武,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后人往往以为他生前就是位高权重的大将军。

其实,他生前的正式爵位还比不上很多默默无闻的功臣。

关羽被封汉寿亭侯发生在建安五年,也就是他待在曹操阵营时。关羽虽然接受了这个安排,但心里始终想着刘备,最后毅然回到了蜀汉阵营。

从历史角度看,这个爵位并不起眼。但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更加凸显了关羽的忠义:即使得了爵位,依然没有忘记兄长,这也成了他后来被尊为义绝的原因之一。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