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还是金钱至上?国米再挖拜仁墙角,瞄准昔日意甲铁卫
这世界有时候吧,就喜欢给你演一出黑色幽默。
上一秒,你还是整个亚平宁半岛顶礼膜拜的防线叹息之墙,是那不勒斯时隔三十三年,从马拉多纳时代之后,重新捧起意甲冠军奖杯的绝对功勋,还顺手把赛季最佳后卫的奖杯揣进了兜里。
结果呢?
镜头一转,下一秒你就成了慕尼黑安联球场那个裹着厚厚羽绒服,在冬日的寒风里,坐在冷板凳上眼巴巴瞅着队友在场上飞奔的老铁。
金玟哉这趟德甲之旅,简直就像一部预告片封神、正片拉胯的神剧,赚足了全世界的流量和期待,结果播到一半,主角直接被导演按在替补席当观众了。
这就奇了怪了,一个在意大利那种把防守战术研究到骨子里的联赛,都能杀得七进七出、横着走的主儿,怎么到了看似大开大合,更讲究身体对抗的德甲,反而水土不服了呢?
按理说,这不科学啊。
后来大伙儿一琢磨,矛头全指向了拜仁主帅孔帕尼的战术板。
这位比利时少帅,骨子里流淌着瓜迪奥拉的传控血液,痴迷于把防线提到中圈附近搞高位压迫。
这套打法,对后卫的回追速度、选位预判,乃至一瞬间处理球的脚下技术,要求高得离谱。
金玟哉在那不勒斯爽了一整个赛季的那套功夫,是斯帕莱蒂为他量身打造的。
那是一套标准的意式链式防守逻辑:你尽管上去抢,身后有队友给你补位,身前有后腰当你的盾牌。
在这种体系里,他那身强力壮的板儿、那股子不要命的上抢狠劲,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到了拜仁,完全是另一回事。
防线身后,是门将诺伊尔和诺大一片可以策马奔腾的草原。
你任何一次头脑发热的冒失上抢,都可能直接变成对手单刀赴会的康庄大道。
这感觉,就好比你让一个精通CQB(室内近距离战斗)的特种兵,突然被扔到大平原上,让他跟骑兵玩对冲,一身的绝学,当场就废了一大半。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国际米兰这帮“老狐狸”,又嗅着血腥味儿凑过来了。
总经理马洛塔那把算盘打得,整个欧洲都听得见。
他们对于从拜仁仓库里“捡漏”这门手艺,简直是爱到了骨子里,前有门神索默过来无缝衔接,后有法国国脚帕瓦尔即插即用,效果那是立竿见影,谁用谁说好。
你再瞅瞅国米自家后防线那户口本,阿切尔比奔四了,德弗赖也三十好几,这两位爷经验是足,往那一站就是定海神针,可你总不能指望他们像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一样,赛季场场拉满还零损耗吧?
足球这玩意儿,说到底还是得看年轻人的体力条。
蓝黑军团看着自家的“玄冥二老”,心里能不发怵吗?
所以,当转会大神罗马诺捅出“国米有意金玟哉”这条消息时,我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这操作,简直是刻在马洛塔DNA里的。
一个职业生涯陷入低谷的顶级球员,一个球队急需补强的关键位置,一个双方都再熟悉不过的联赛环境,这三要素凑一块儿,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
何况金玟哉才28岁,对中后卫而言,这正是脑子和身体结合得最好的黄金年龄。
他太需要一个舞台来告诉全世界:“哥还没凉”,而国米,恰好就有这么一个聚光灯下的C位在虚位以待。
但是,咱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童话故事。
最大的拦路虎,就一个字儿:钱。
金玟哉在拜仁兜里揣着的是税后超过800万欧元的天价年薪。
你让整个意甲联赛的管理层都过来瞅瞅,有几个后卫能摸到这个数的边儿?
国米就算再眼馋他的能力,也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搭建了好几年的工资体系给砸了。
马洛塔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本事,你让他掏一份顶薪合同砸一个后卫,比让他承认隔壁AC米兰是米兰城的老大还难。
这么一来,这皮球啊,又兜兜转转地踢回到了金玟哉自己的脚下。
这变成了一道直击灵魂的选择题,一边是职业生涯的尊严和前途,另一边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银。
是选择大幅降薪,回到那个让他封神的意甲赛场,在熟悉的战术海洋里重新找回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在梅阿查球场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再次成为球队的后防核心?
还是捏着那份千万欧元的合同,在拜仁继续当一个拿着顶薪的“气氛组”成员,又或者干脆心一横,响应时代的召唤,去沙特,去美国,换个地方欣赏“金子发光”的快乐?
这道题,不好答啊。
我们见过太多天才球员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方向,也见过不少巨星为了心中的那团火,甘愿做出牺牲。
卢卡库当年在切尔西过得憋屈,哭着喊着要回国米,薪水砍了一大截也认了,结果一回来,立马就变回了那个见谁灭谁的“大魔王”。
这种“回家”的魔力,对一个正处于困境中的球员来说,诱惑力是致命的。
说白了,就看金玟哉心里那杆秤,到底偏向哪一边。
是想让自己继续在球场上闪闪发光,还是想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闪闪发光。
事实已经证明,意甲就是最适合他发光发热的那片沃土。
但另一边,是能实实在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巨额钞票。
各位老铁,换了是你们,你们会怎么选?
是选一个能让你当主角但片酬一般的剧本,还是一个让你演男三号、但片酬能让你后半辈子吃喝不愁的合同?
这问题,可比在场上防住姆巴佩的单刀难回答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