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逆转”引关注,出生率持续下降,未来或将少掉7亿人
人口这事儿,大家都挺关心的,挺是这几年出生率掉得那么快
啥时候变成“小众国家”了
其实,咱们国家的人口变化,早就像个大戏一样,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咱们就一直在“爬坡”——1953年第一次普查
才六亿多点,到了九十年代,数字就蹭蹭涨到十一点多亿,然后到2000年
2010年,又涨到13点多亿,最牛的是2021年前后,刚刚突破了十四亿的关口
那时候,咱们真觉得:人口越多,国家越牛逼
可是,偏偏从2022年开始,情形突然变了,人口开始“倒退”——去年少了85万,今年又少了208万,2024年
到年底总人口就变成了14.08亿
咱们的经济、社会是不是得跟着变个样
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咱们细聊聊
咱们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在“生儿育女”的大潮中一路奔跑
1953年那次普查,6亿多点,大家都还记得,那时候农村多,生的也多
家庭里都是“多子多福”的传统
一直到九十年代,人口数才稳稳地往上走,到了2000年已经超过12亿,到了2010年
2020年快到14亿了,大家都觉得:人口大国
可是,谁知道,2021年前后,人口就达到了巅峰
2022年开始,人口就像打了个折扣,开始“负增长”——那年少了85万,2023年更厉害
到2024年底,人口数字变成了14.08亿
真是“差点儿”让人心疼
出生人口这块,去年只有902万,反弹到今年的954万,增加了52万,算是个“好消息”,可你看,出生率还是6.77‰,死亡率却高达7.75‰
自然增长率变成了“负0.98‰”
这些数据,都是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公布的
【联合国的人口预测,真让人有点郁闷啊】
2024年7月,联合国人口司出了个报告,说到未来的趋势
他们说,全球的人口到2024年,就是82亿,然后会在208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达到103亿,之后慢慢往下降
到2100年就剩102亿
听着还挺遥远的,但对中国来说
预测显示,咱们中国的人口早就到达了“最高点”,在2021年,差不多14.27亿
到2024年,人口大概在14.1亿前后,到了2030年,可能就会降到13.98亿;再往后,2050年
可能只有12.6亿;到2070年,以至于会跌破10亿,变成9.99亿;一直到2100年
从当下算到2050年,大概少1.5亿前后,到百年末
他们用的模型,是叫“中方案”模型,就是考虑到生育率、死亡率、迁徙流动这些因素
生育率这块,2024年他们估算是1.01,慢慢到2050年能升到1.18,2100年还能到1.35,不过,专家们都觉得
这个估计可能还偏高了点
【结构在变,人口老龄化像个“隐形的定时炸弹”】
咱们人口学家,像“易富贤”老师,他一直在说
咱们官方数据其实可能高估了点
他说,2024年,实际的人口可能还不到12.8亿,2025年的新出生人口,估计也就700万前后
官方可能还报个860万到920万
原因很简单:生育率太低了
咱们的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的2.3,直接掉到2023年的1.0前后
远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
你试试,平均结婚年龄,从1990年的22.9岁,到2020年,已经变成28.7岁了,差不多快10年时间
年轻人都推迟了好几岁才结婚
再看生孩子的年龄,30岁以上结婚比例,从2005年的18.7%,到2020年,涨到46.5%
高龄产妇比例也从4.6%飙升到29.8%
房价高得吓人,工作不稳
网上一堆“丁克”、单身族的声音,虽说不是主流
但也影响不少年轻人推迟生育
城市化进程快,联合国2018年的报告就说,未来到2050年,咱们城市人口还会多出2.55亿,农村的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生活成本越升越高
【疫情只是“导火索”,真正情况在思想变了】
确实让不少家庭“搁置”了生育计划
2020到2022年那段时间,经济受影响,很多家庭连个念头都没了,但其实
咱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到了1982年,成了国家政策,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多子多福的思想变成了“优生优育
80后、90后那一代,基本都算“独生子女”
家里资源都被“宠”得不要不要的
等到放开二孩、三孩政策后,虽然政策上鼓励
2021年推的三孩政策,也试图变个样子,补贴、延长产假啥的都出来了
直到2024年,出生人数才出现点“反弹”,主要是疫情后积压的“生育冲动”释放出来了
再加上“龙年”这个特殊年份带来的“好运气”
明年出生人数可能又会回落到700万前后
【人口专家都说,官方数据可能夸大了点】
像“易富贤”老师,早就警告说
官方数据其实没那么“靠谱”
他曾经写书叫《大国空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预料到,生育率会持续低迷
2024年,他评论联合国的预测
说他们高估了咱们的人口数字
比如,2024年出生数,官方说有860万
但他估计实际只有700万前后
原因很简单:生育率一直难以“站稳脚跟”,即使政策放开了
到2050年,人口可能会比官方统计还要少很多
【经济、社会、地缘政治,影响都挺大】
你想,人口少了,劳动力也就少了
2012年起,咱们就开始出现“黄金年龄”劳动力负增长了
GDP增长速度也变慢了
招工难,消费市场变得“萎靡”,2023年,咱们经济在全球占比还挺高的
养老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退休金虽说高,但年轻人交社保都挺吃力的
社会上,学校合并、乡村空巢化严重
更别提地缘政治层面,到了2050年,印度人口就要超越咱们
【应对之道,政府也在行动啊】
其实,咱们国家也没闲着,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三孩政策,接着又制定了《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鼓励放开生育限制
地方政府也在建预警系统,跟踪人口变化
两会前,大家都在讨论2025年到2035年的“窗口期”
试试激励政策、调查一下年轻人到底想不想生
像生育补贴、托育服务、就业保障这些措施,都在逐步落实
你知道的,女人怀孕这事,风险大得很,国家也在想办法扩大生育保险
让企业和家庭一起分担压力
还得引导社会形成“婚育正面观”,别让网络上那些“奇奇怪怪”的传言影响年轻人
未来,人口下降也有好处
有人说,人口少了,资源会更紧张,生产力也可能下降,但也有人觉得,只要合理调控,少点资源压力
当然啦,长远看,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很多挑战,比如养老、医疗、教育,但只要政策及时应对
这一切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
社会上,像咱们这样人口正逐渐减少的国家还不少,像日本、俄罗斯
说起来,未来的路还得靠咱们自己去走,改革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帮年轻人减轻压力
总结一句,人口这个话题,别看数字普通
但它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生活
你看,要是真到那天,人口只剩12亿多
年轻人压力大,国家还得帮衬点
希望政策赶紧见效,别让这些“悲观预测”变成“真事”
毕竟,数据在那里摆着,咱们自己琢磨琢磨
也能找到点“破解”的办法
未来怎么走,谁也说不准,但只要咱们心里有数,愿意努力
或许还能“扭转”一些不太妙的局面
你说,人口这事儿,真就像一碗热腾腾的面,吃着吃着就得细细品
才知道里面的味道到底咋样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