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豪门固然香,津门虎潜力大,资本为啥偏爱它
你说这年头,谁还能看得上天津津门虎?我昨天刷热搜,看到有人说中超最被资本看好的球队是津门虎,我差点笑出声来。资本看上它?真敢讲,这话说出来不怕被球迷围攻吗?我先不说别的,单单天津这两年那状态,就够让人无语了。
先别急着骂我,咱先吐吐这“资本青睐”的真相。大家都知道,中超那些老大哥俱乐部,比如上海申花、上海海港、北京国安,哪家不是资本大佬撑腰,钱袋子鼓囊囊?山东泰山虽说济南文旅接手后有点收紧,但底子摆那儿,无忧无虑;广州恒大要不是掉链子过早,指不定还能再翻红。相较之下,天津津门虎得了点什么优势能吸引巨头们砸钱?有底蕴?别忘了,现在球市环境不好,资本对足球的热情都收了,再加上天津这几年经济转型阵痛,哪有多少钱能灌进去?
有人说底蕴好,天津在顶级联赛积分排名第四,不错。但说到底,这底蕴更多是泰达的历史遗产,新津门虎真能继承多少?而且球迷基础再厚,没有钱打底,什么都白搭。天津足球确实有传统,从学生赛到业余联赛,群众基础广泛,左树生、于根伟那些大牌都是一代宗师级别,但这故事放现在,资本就这眼光?想坐收渔利?
再看成绩,津门虎近几年成绩稳中有升,但小本操作,说的好听点是精打细算,说白了是没法大手大脚花钱。资本投资不就是想投个快回本,顺便提提档嘛,你拿个保级队当“潜力股”?这逻辑有点悬啊!球员培养有一套,没错,巴顿、谢维军这些人确实是在这里发光发热的,但说“这里能养成国脚”,资本们也不是傻的,培养是个长期投入活儿,没有金主支持又怎能持续?
最扎心的是,天津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现状。说白了,天津就是北京的卫星城,大学生到这实习,好经验再被北上广“抢走”,人才流动性高。投资者眼里,天津只是跳板,能蹭点热度算点数。机场、港口“名义上”有天津,但大多数资源配置跟北京绑得死死的,大资本谁会真心长情耕耘?
更别提这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了,还得自负盈亏,投资谨慎得不能再谨慎。权健那个“曾经的灯火”,别提了,翻车那阵子整个天津球迷都心塞到爆。说真,天津球迷的忠诚和“精明”是双刃剑,资本看着这波人群,怕的是投入后真拿不回成本。相比四川那种土壤宽厚,割韭菜还能保持“割”劲头,天津就没那味儿。
我昨天跟朋友聊天甚至还半开玩笑提到,"要不天津队整个卖给外国资本算了,整一个纯外资俱乐部,看看能不能活下去?" 但这话说出口又觉得尴尬,毕竟足球这玩意儿和城市情怀绑得紧,纯资本运作能不能玩转,谁知道呢?而且天津这座城市本身的战略定位和经济政策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别的地方那样青睐资金大手笔流入,低成本发展成主旋律。
让人想笑的是,有人还说津门虎打国外队溜得溜,打保级队稳,专治不服队,双杀公敌队,听了真想说,这水平还能吸资本?资本看成就不光看场上成绩,还得看商业开发潜力和回报率,这两样合起来,天津目前真没啥吸引力。
说到底,这事儿放在现在的中超大环境,很现实:资本都是精明的,谁敢拿钱砸一个还在转型阵痛里、市场资源受限,且不能复制大城市流量的人气球队?天津有底蕴有历史,但这底蕴跟资本家追求的商业回报之间缺了链条。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你说,下次还看谁买账?我倒是看够了,倒不是黑津门虎,是这资本眼光真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