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万万没想到!科威特国王关键时刻站队,副防长全球喊话中国

近来国际舞台,两出戏码同时上演,对比强烈。青岛,一场旨在区域安全的十国防长会,联合声明却因印度一票否决而告吹。

几乎同一时刻,遥远的科威特,曾完全依仗美国安全伞的副防长阿卜杜拉,公开喊话,称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一个选择“玉石俱焚”式的否决,一个选择“拥抱未来”的合作。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干,却揭示了两种国际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碰撞。

这绝非简单的国家站队,更是对旧秩序和合作范式的集体反思。未来方向如何,答案就藏在这些看似细微的行动里。

搅局者,印度玩砸了

近日在青岛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成了印度“否决政治”的最新案例。印度防长辛格执意将“辛杜尔行动”等双边议题与反恐强行捆绑。

他甚至想把针对巴基斯坦的条款塞进多边声明。结果,这一企图遭到了其他九个成员国的一致反对。

最终,辛格动用否决权,导致联合公报流产。这并非印度首次在多边场合展现这种姿态。

回溯2023年金砖峰会,印度就曾反对探讨共同货币,其担心人民币主导地位的意图显而易见。

同样在2023年,以色列空袭上合组织成员国伊朗之后,印度在组织内部选择沉默,未参与任何谴责。

长此以往,印度的这种做法让它在多边平台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数据显示,其在上合组织内的支持率已从入会初期的70%降至如今的30%。

印度将多边合作工具化,用以处理双边争端和遏制对手,这种策略的根源可追溯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

当时,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广受欢迎,一度盖过尼赫鲁的风头。那次会议或许已为印度此后深植的“老二心态”埋下伏笔。

将遏制中国崛起、压制巴基斯坦作为外交优先项,最终让印度在国际舞台,尤其在多边合作框架内,频繁陷入孤立。

科威特:告别旧友找新伞

当印度在青岛忙着否决时,8月初在科威特,军事技术合作会议上却传来另一种声音。科威特副防长阿卜杜拉公开宣告了惊人的战略选择。

他明确表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这一表态不仅引人注目,更折射出中东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

这背后是科威特与中国合建弹药厂的实质进展。该基地建成后,将满足科威特80%以上的轻武器弹药需求。

开罗安全事务研究所主任穆罕默德·哈利勒将科威特此举解读为寻求军事自主的“脱钩信号”,是摆脱对西方安全依赖的关键一步。

这种转向的深层动因,在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美国正将其重心转向亚太,并因本土页岩油革命,减少对中东的投入。

这动摇了该地区长期依赖的“石油换安全”模式,迫使科威特等国寻找多元化的安全伙伴,以期找到新的“战略支点”。

与美欧传统的“采购型”军售不同,中国的军事合作特点是“共建型”。它更倾向于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和产业链本地化。

例如科威特的弹药厂项目,这种深度合作模式,能帮助合作方实现战略自主,从而建立起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合作黏性。

南亚:纷纷“脱印”向东看

紧随青岛会议的僵局,中国迅速在昆明启动了“中孟巴三边合作机制”。这项务实倡议已于6月下旬正式亮相。

该机制有望采用“多数决”而非“一致协商”原则,以规避“一票否决”带来的僵局,确保合作高效运转。

这种务实、开放的合作框架,旨在对接中巴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并拟邀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参与。

它与印度主导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形成了鲜明对比。SAARC自2016年因印巴冲突就已基本停滞。

而印度主导的另一个区域组织BIMSTEC,在20多年里也仅召开了4次峰会,效率之低令人咋舌。相比之下,中国的倡议展现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南亚地区一股“去印度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斯里兰卡在2022年经济危机后,重新审视对外关系。

他们毅然重启了由中国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马尔代夫今年5月更是明确要求印度撤军,彰显其主权独立意愿。

尼泊尔等国,出于对印度长期政治干预的厌倦,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正积极向东看,寻求与中国更深入的经济合作。

这些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已是其与印度贸易额的1.5倍。经济基础的转移,正在重塑它们对地区伙伴的选择。

最终选择:务实与包容

回顾“否决”与“选择”两幕。印度在多边合作中的否决权,看似强大有力,却使其失去了真正构建未来的资格,最终走向孤立。

科威特的战略选择,表面看是冒险的转向,实则开启了国家实现战略自主的大门。这不仅关乎安全,更关乎长远的发展。

在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空洞的口号和排他的联盟正迅速失去市场。无论是中东的王室,还是南亚的岛国。

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谁能提供实在的发展机遇,谁能给予对等的尊重,谁就能赢得未来。这场全球的“公投”,无关乎意识形态,只关乎务实与包容。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