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山姆配送员“玩命”送货引众怒,电驴超载如杂技,官方回应避重就轻:会记录反馈

网上那些照片,谁看了不说一句心惊肉跳。山姆的配送小哥骑着电驴,前后左右塞得像个小山包,在车流里晃晃悠悠,感觉下一秒就要散架。

底下评论区更是炸了锅,天南地北的网友都在晒图,画面大同小异。矿泉水、纸尿裤,都是大件。车子被压得快趴窝了,有的干脆歪向一边,简直是在玩杂技。

这哪是送货,这分明是玩命。不光是配送员自己赌上了安全,路上开车的、走路的,谁碰上都得捏把冷汗。说句实在话,山姆卖的都是仓储量贩装,又大又沉,就靠个小电驴送,这能稳得住吗?

这回应还不如不说

事情闹大了,记者去问山姆客服。10月13号下午,官方回应来了,那叫一个滴水不漏。说配送分三种,出问题的是“极速达”,确实是门店员工骑车送。

客服还特地画重点,说“极速达”范围不大,就门店旁边三五公里。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还有换个安全点的三轮车的建议,人家就一句“会记录反馈”,评估一下。

听听,这不就是打太极吗?压根没正视问题。交通法规白纸黑字写着呢,电动车载货有限高限宽的。照片里那种叠罗汉式的送法,早就超标到姥姥家了。

责任是个球踢来踢去

最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背后,一出甩锅大戏正在上演。大家骂山姆,马上就有人出来说,这锅得第三方物流平台来背。可平台也不是吃素的啊。

平台一摊手:车子是骑手自己的,我们怎么管?一来二去,责任这个皮球,就在山姆和平台之间飞,就是不落地。最后呢?所有的风险,稳稳地砸在了最底层的配送员身上。

这种把责任撇干净的玩法,让平台们吃尽了“灵活用工”的红利,却把安全成本和社会风险,全甩给了打工人和整个社会。

算法催着人玩命

配送员自己不知道危险吗?他们比谁都清楚。但在平台经济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里,他们身不由己。算法就像催命符,时间卡得死死的。

计件算工资,多跑一单就多一份收入。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只能把车当成货车使,把自己的命当赌注。几十上百斤的订单压上来,除了硬着头皮上,还有别的选择吗?

真出了事,按理说执行工作任务受伤,“用人单位”得负责。可关键是,谁是“用人单位”?平台早就设计好了一套迷魂阵,把骑手包装成“个体户”,签的也不是劳动合同。这么一来,什么工伤保险、雇主责任,都成了浮云。

笔者以为

虽然现在有些案子,法院会“穿透”这些合同,认定平台和骑手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这毕竟是少数。零星的个案胜利,根本撑不起所有骑手的保护伞。

这种名义上你很自由,实际上你被系统牢牢拴住的模式,让骑手的权益保障,脆弱得像纸一样。

想解决这事,光指望平台发善心是不可能的。监管必须下场,一锤定音,明确平台在配送安全上的连带责任,把“假外包”的口子给堵死。

平台也该醒醒了,别老想着“唯快不破”。学学人家日本德国的同行,给配上安全的车,优化一下算法别那么催命,强制买足保险。这些事不是做不到,就看你愿不愿意掏这个钱。

效率的巨轮,不该碾过人的尊严。我们享受“极速达”的方便时,也该想想,是谁在用“生死时速”为我们买单。我们要的,不仅是快,更是安全。让每个在路上奔波的人都不再“裸奔”,这才是商业该有的温度。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