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或调查开放社会基金,索罗斯与政治资金风暴再成焦点!
本周在华盛顿和纽约,多家美国媒体和保守派账号放出消息,说多名高级联邦检察官接到指令,准备对“开放社会基金会”展开调查,理由涉及纵火、为恐怖主义提供物质支持等重罪。到发稿时,美国司法部没有公开文件,基金会方面也没给出正式回应。先把话摆清楚:现在还是媒体口径,不是政府公告。
再看细节。报道里多是“匿名官员”“内部沟通”,没有编号文件,也没有哪家检察官办公室公开背书。因为这个,外界别急着下定论。美国这套程序讲证据和手续,离真正立案、起诉,还有一段路。
特朗普的表态又把火往上添了一把。他在公开演讲、社交平台多次点名索罗斯,说对方给左翼团体输血,煽动街头冲突;他当总统时也推动过针对“无政府主义城市”的备忘录。但公开档案里,没有一份白宫文件把索罗斯本人写进“煽动者名单”。这点要分清。
说回这个人。索罗斯靠量子基金出名,1992年做空英镑,1997年狙击泰铢,引发市场大震。他的商业触角伸到金融、媒体、医疗等多个行业。他还有一个响亮的招牌,就是“开放社会基金会”,对外说是支持教育、公共卫生、司法改革。
在乌克兰,基金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活动,资助本地非政府组织、媒体培训、教育项目。2004年“橙色革命”、2014年“广场抗议”期间,相关网络很活跃。支持者说这是公民社会自然发声;批评者说这是外部用钱在推人上台。两种说法,都有各自证据链。
在欧洲,反弹也不少。2018年,匈牙利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基金会把地区办公室从布达佩斯搬到柏林,中欧大学也转到维也纳。结果很直接:当地政府把它当外来力量,基金会则说自己是做公益。双方各有盘算,互不相让。
再说亚洲。有媒体和社交平台把一些示威和骚乱往索罗斯身上引,最近印尼也出现过这种说法。俄罗斯媒体常这么报道。可印尼当局没有给出司法层面的证据,基金会也否认支持暴力。这样的指控常见,落到起诉很少。
回到美国国内这盘棋。索罗斯长期给民主党阵营输送选举资金,这不是什么秘密。根据OpenSecrets公开数据,他在2022年中期选举周期向相关政治行动委员会捐了超过1亿美元,排在个人捐款前列。共和党广告里经常出现他的名字,这也是选战打法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焦点,是地方检察官的选举。Justice and Public Safety这类PAC支持了一批“进步派检察官”,主打减刑、司法改革。很多城市的检察官因此被贴上“索罗斯支持”的标签。治安这事贴近民生,情绪来得快,掰手腕也就更硬。
说法归说法,真要上法庭,门槛可不低。以“为恐怖主义提供物质支持”起诉,要证明钱或服务直接流向被美国点名的恐怖组织,这是18 U.S.C. §2339B的要求。开放社会基金会不在任何制裁清单里,也不是被列名对象。这一关不好过。
“煽动暴乱”也不是的事。联邦反暴乱法18 U.S.C. §2101历史上用得不多,而且多次被质疑适用过宽。检方要拿下,需要具体人、具体钱、具体动作的闭环证据。要不然,法官很可能当庭打回去。
程序上接下来是机构间的下棋。哪怕有检察官愿意冲在前面,也要过总检察长的把关,还要端着材料说服大陪审团。国会可能借机开听证,州一级检方要不要跟进,也会有各自算盘。政治热度会上去,法律进度未必跟得上。
国际这条线也别漏。2017年,以色列外交部公开批评过索罗斯支持一些批评以政府的团体;美国本土的犹太团体里,也有赞同他的自由派声音,也有强烈反对的保守派声音。同样族裔、不同立场,很常见。别把谁一股脑儿归到一个筐里。
还要提一笔,基金会近两年也在收缩。他们在2023年宣布大调整,减少在欧盟的项目,更多把资源投向少数重点领域和危机地区。一个更谨慎的基金会,加上一场更激烈的美国选战,碰在一起,火花自然多。
最后给你一个现场。清晨的华盛顿,司法部大楼外,几名记者守在侧门,手里攥着录音笔,眼睛不时瞟向手机上的邮件提醒;一名安保把门轻轻关上,回到岗亭坐下。是先看到一纸传票,还是先等来一场麦克风前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