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日本教科书篡改卢沟桥事变:88年后的历史真相仍在被扭曲

“历史不会说谎,但说谎的人会篡改历史。”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蓄意制造事端,悍然炮轰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一事件被称为“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然而,88年后的今天,日本部分教科书却公然篡改历史,将这场由日军精心策划的侵略行为,歪曲成“日中两军冲突”,甚至暗示是中国军队先开枪挑衅。

日军在卢沟桥设立的纪念碑

为什么日本至今仍不愿

承认侵略罪行?

为什么教科书仍在歪曲历史?

日教科书公然歪曲历史

右翼势力蓄意洗白侵略

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的初中教材《新编 新社会 历史》中写道:“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而令和书籍出版的《国史教科书(第7版)》则更离谱,声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遭到不明枪击,随后攻击国民革命军阵地。”这些描述与日本右翼势力长期鼓吹的“中国挑衅论”如出一辙,完全掩盖了日军蓄意侵略的事实。

更令人愤慨的是,日本历史学界早已通过大量史料证实,卢沟桥事变是日军自导自演的侵略行为,但日本右翼势力仍不断篡改教科书,试图洗白侵略历史。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指出,日本特务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承认,事变前东京政界就流传着“七夕之夜华北将发生类似柳条湖事件”的消息,而“七夕”正是7月7日。

日军早有预谋

卢沟桥事变绝非偶然

卢沟桥事变绝非偶然,而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侵华计划的一部分。早在1931年,日本就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随后,日军不断向华北增兵,1936年2月至6月,日本“中国驻屯军”从2003人猛增至5774人,短短4个月兵力翻倍,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伎俩与“九一八事变”如出一辙——先制造事端,再栽赃中国军队,最后发动进攻。当时驻守宛平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坚决拒绝日军无理要求,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城,挑起全面战争。

日本历史学家纐(jiǎo)缬(xié)厚指出:“卢沟桥事变是日军自导自演的事件,日本右翼却仍在编造谎言,试图将责任推给中国军队。”这种篡改历史的行为,不仅是对受害国人民的侮辱,更是对国际正义的践踏。

日军进入北京前门

日军侵略铁证如山

日本教科书却颠倒黑白

日本右翼势力为了掩盖侵略罪行,长期在教科书中歪曲历史。他们刻意模糊日军主动进攻的事实,将侵略战争美化为“日中冲突”,甚至暗示中国军队先开枪。这种说法与靖国神社游就馆的右翼宣传完全一致,目的是淡化日本的战争责任。

然而,历史真相不容篡改。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生前回忆:“那天枪炮声震天,我和家人逃难时,看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战士在小松树林里浴血奋战,许多人壮烈牺牲。”《大公报》战地记者方大曾也在报道中写道,二十九军士兵英勇抵抗,尽管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但他们的斗志坚定不移。

更令人震撼的是,第二十九军中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中共地下党员——排长沈忠明。他在1936年秘密入党,事变爆发后率全排战士死守回龙庙,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战斗至最后一刻,最终壮烈牺牲。这些英雄的事迹,岂能被日本教科书一笔抹杀?

日本军队攻入北平发布的公告

篡改历史贻害无穷

日本必须正视罪行

日本篡改教科书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更助长了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近年来,日本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鼓吹修改“和平宪法”,试图复活军国主义。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蔓延,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重蹈覆辙。”日本若继续掩盖侵略罪行,只会让国际社会更加警惕,也让日本年轻一代无法真正理解战争的残酷。

铭记历史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守护和平

88年过去了,卢沟桥的枪声早已消散,但历史的伤痕仍在。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行径,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937年的中国,但我们仍需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历史不容歪曲,正义不会缺席。只有日本真正承认侵略罪行,真诚反省,中日关系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解。否则,篡改历史的行为,只会让日本在国际社会失去信任,也让和平的未来蒙上阴影。

一个不敢直面历史的国家,又如何赢得世界的尊重?

#热问计划#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