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炸完核电再炸机场,乌总统下令核袭俄本土!普京让步换8.29谈判

2025年8月24日,一架乌克兰无人机突破俄罗斯防空网,在库尔斯克核电站上空被击落。爆炸产生的碎片点燃了核电站变压器,大火导致该核电站唯一运行的3号机组发电量骤降50%。

尽管俄方宣称辐射水平正常,但核电站遇袭的画面已引发全球对核灾难的恐慌。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核设施成为直接打击目标。

同一夜晚,俄罗斯遭遇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攻击,超过200架自杀式无人机如蜂群般扑向俄本土。

波罗的海能源枢纽乌斯季卢加港发生剧烈爆炸,天然气加工设施燃起数米高火球;萨马拉地区塞兹兰炼油厂在5小时内遭5轮轰炸,浓烟遮蔽了厂区天空;鄂木斯克炼油厂,这座年加工量超2000万吨的能源巨头,在2500公里外也未能幸免。

俄方紧急启动7大机场防空系统,圣彼得堡机场上百航班瘫痪,旅客滞留至天明。

当俄军在前线持续推进时,乌克兰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反击路径。8月24日的袭击精确锁定了俄罗斯经济的心脏,能源出口设施占俄财政收入的40%以上,而乌军仅用价值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就摧毁了价值数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这种“低打高”的战术创造了惊人的战损比,俄方为拦截95架无人机消耗的导弹成本,远超乌军整轮袭击的投入。

更令俄方措手不及的是乌克兰的新型武器。代号“火烈鸟”的国产巡航导弹大规模参战,这种射程3000公里、携带1吨弹头的武器能自主规避雷达,深入俄腹地打击目标。

配合仿制伊朗“小摩托”的无人机群,乌军形成了覆盖远近、高低搭配的远程打击体系。

社交媒体流传的照片显示,乌军女指挥官亲自操作“火烈鸟”发射装置,暗示其已建立专业化远程打击力量。

俄防空系统虽宣称拦截172架无人机,但群体饱和攻击仍撕开了防线。无人机低空飞行特性使传统防空导弹拦截效率大减,残骸坠落在居民区引发火灾,震碎的玻璃窗成为平民战争的残酷注脚。

袭击核电站绝非偶然。库尔斯克核电站距离乌克兰边境仅100公里,其辐射影响可覆盖欧洲腹地。

乌方此举暗含三重算计,军事施压,迫使俄军分兵防守后方核设施,减轻前线压力;战略威慑,展示“能打击俄最敏感目标”的能力,提升谈判筹码;绑架欧洲,通过制造核风险恐慌,倒逼西方加大援助,毕竟欧洲绝不愿看到第二个切尔诺贝利。

这种极端策略与泽连斯基的处境密切相关。波兰已宣布停止向乌克兰难民提供免费医疗,德国虽口头承诺支持却未增加新军援。

当西方疲惫感蔓延时,乌方需要制造“不能输”的紧迫感。正如俄方所控诉,“乌克兰已是光脚的,他们不惧拉所有人下水。”

耐人寻味的是,袭击发生前三天特朗普公开宣称,“不攻击入侵者的国家,赢不了战争。”此言被乌方视为对打击俄本土的明确支持。但美媒随后曝出,五角大楼自2025年春末起,通过秘密审批程序阻止乌军使用美制导弹攻击俄境内。

乌方用ATACMS导弹袭击俄目标的请求就曾被直接否决。这种矛盾源于核威慑的恐惧。

俄罗斯2024年更新《核威慑政策》,明文将“本土关键设施遇袭”列为核反击条件。

美方情报显示,若乌克兰用美国导弹炸毁俄核电站,可能触发普京的核红线。因此特朗普既要展现对乌支持争取选民,又需避免战争失控,于是出现“口头鼓动+行动限制”的割裂姿态。

欧洲在此时分裂凸显,法国公开支持乌用法制导弹反击,意大利怒批此举“拖欧洲入战”,英国则因武器依赖美国数据而保持沉默。

就在袭击次日,俄美高层隔空交锋。俄外长拉夫罗夫直言俄乌存在“根本性分歧”,否认近期有领导人会晤计划。

但美国副总统万斯坚称,“普京已向特朗普做出重大让步,包括同意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

两方说法实则暗藏玄机。据阿拉斯加美俄峰会信息,普京的让步实为,允许乌克兰获得“北约式”安全保障(仅限书面承诺);暗示可冻结赫尔松、扎波罗热战线;要求乌军撤出库尔斯克作为谈判前提。

这些条件被泽连斯基断然拒绝,乌方坚持收回克里米亚及全部领土。特朗普随即划出红线,“克里米亚收不回,北约别想加!”迫使乌克兰妥协。

战场印证了谈判僵局。袭击后俄军立即报复,一天内覆盖打击乌142个目标,宣称歼灭1130名乌军人;乌军则在赫尔松仓促架设反无人机网,暴露后勤吃紧。

普京更公开警告,“将根据威胁程度测试新型导弹。”暗示核武器或从威慑走向实战。

当无人机在核电站上空爆炸时,这场战争已滑向更危险的深渊。乌克兰用极端手段换取西方关注,俄罗斯以导弹试射传递核警告,美国则在选举政治与核风险间走钢丝。

唯一确定的是,平民成了豪赌的筹码,无论是库尔斯克居民窗外的火光,还是基辅夜空的导弹尾焰,都在书写着战争最黑暗的章节。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