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卢特尼克宣布只售中国低端芯片,誓让中国持续依赖美国

7月,美国对中国的芯片限制越发严格,霍华德·卢特尼克在采访中毫不隐晦地说:“我们绝不会把最优质的芯片卖给中国,连次优的都不给,第三好的东西也不卖。”这话一出,算是把美国对华的策略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这事儿可不光是技术上的比拼,更像是一场显而易见的打压和遏制。美国算盘打得明明白白:不给你最先进的技术,但也不让你自己研发出最厉害的东西。之前中国芯片产业还在积蓄能量,可眼下在美国不断施压下,终于迎来到了一个转折的节点。

早在4月那会儿,英伟达的H20芯片就被美国政府拉入了出口禁令名单,彻底封杀对中国的销售。这款芯片原本是为中国特别打造的“删减版”,性能比起旗舰H100差了不少,FP16浮点算力只占H100的7.5%,核心数量也少了41%。

这款芯片的存在,本质上就是美国“技术封锁”策略的一个缩影,它既不适合用来训练大模型,也难以胜任高端的AI任务。更让人吃惊的是,央视公开曝光说H20芯片还藏有“后门”隐患,有可能被远程关机或者篡改数据。

7月末,国家网信办突然召见英伟达公司,直指其产品存有严重的安全风险。紧接着,阿里、字节跳动等多家互联网巨头也被叫停或取消了H20的订单,英伟达在中国的销售布局一下子陷入瘫痪。

原本意气风发的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七月访华时,好不容易拿到H20的销售许可,还向台积电下了三十万片的订单。没想到,一纸约谈下来,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H20芯片的生产线紧急叫停,英伟达的中国布局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在局势失控的压力下,英伟达仓促推出了新一代的B30A芯片,想要挽回中国市场份额。据了解,这款芯片采用了最新的Blackwell架构,预计在2025年9月左右会提供测试样品。英伟达还备案了一款价格相对低廉的AI推理芯片,想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线争取一些市场份额。

不过,市场真正需要的可不是“临时解决方案”,而是重新建立信任感。H20“后门事件”就像一记重锤,把中国开发者对美国芯片生态的依赖幻想彻底打碎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国产芯片,从“可以用”逐渐变成“敢用”。

华为的昇腾910B和910C芯片在推理速度上已经几乎和H20拉开不多距离了,某些场合甚至跑得更出色。特别是昇腾910C,在CloudMatrix 384系统的加持下,它的整体性能已经可以和英伟达的GB200 NVL72系统媲美了。

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在视觉处理方面表现得挺不错,实测性能达到了A100的80%左右。这款芯片已经可以支持像Llama-3、Qwen-3这些主流大模型的千卡级别训练,为咱们国家的AI产业生态提供了很强的后盾。

还得说,中国的光刻技术也在慢慢突破,悄悄地往前推进。浙江大学余杭量子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羲之”电子束光刻机,已经达到了0.6纳米的精度,关键是不用掩膜版,设计方式挺灵活,成本也更实惠。虽然暂时还没法用来大规模生产,但在科研和少量试制方面,意义可不小。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啥子(东西),良品率跑到92%啦,中芯国际靠多重曝光技术,也能试制接近7纳米的芯片了。在光源方面,上海光机所那些EUV原型光源,已经达到国际主流水平了,清华大学搞的那款纳米级双工件台,定位的精度比发丝还要细十倍。

这些成就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那一轮极限施压,没能阻挡中国的发展步伐,反倒激发了大家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国产芯片正以飞快的速度稳步站稳脚跟。

2023年,中国国产AI芯片的市场占比只有17%。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到2027年,这个比例可能会猛增到55%。这表明,中国有望从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追随者”,变成“规则制定者”。

尽管局势如此,美国政府依然在自我安慰。特朗普曾直言,英伟达和AMD应将对华销售额的15%交给政府,以换取出口批准。他还坦率地说,这其实是从原本的20%“讨价还价”出来的,简直就是一道“合法的掠夺”。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居然还说H20是“过时的芯片”,中国早就有性能差不多的替代品了。这一说法反倒加深了中方对H20的疑虑,也让中国的监管部门有了更多底气动手。

英伟达和AMD在中国市场的占比明显缩水啦。英伟达GPU的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跌到现在的50%,这变化也挺大。另外,英特尔也裁员了1.5万人,这算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不讳,说对华出口管制其实白费劲,不光没能阻挡中国的发展,反而让中国的技术自主速度快了不少。

华为宣布会将昇腾芯片的CANN框架全部开源,开发者可以利用中国芯片来建立自己的AI生态系统,意在打破英伟达的CUDA垄断。这一举动,显示出中国在硬件方面逐渐减少外部依赖的同时,也在软件生态圈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实际应用方面,昇腾AI系统已经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开始使用,故障诊断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多。蜜度公司利用昇腾芯片打造的AI-Box,也成为第一个获得华为认证的自然语言处理解决方案。

龙芯3C6000通用处理器的推出,也意味着中国在CPU领域实现了从“能用”到“自主可控”的重大转变。这款芯片使用“龙架构”指令集,彻底摆脱了国外授权,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芯片。

美国妄想用“技术殖民”把中国限制在次优芯片的范围内,没想到反而刺激了中国芯片的全面反击。从设计到制造,从架构到生态圈,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逐步击破技术封锁的那层铁幕,一点点展开反攻。

H20芯片事件不过是个开始,背后反映出的,是中美在全球技术自主权上的激烈较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能决定未来数字经济的格局。而这一点,中国早就明白得一清二楚。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没有选择保持沉默,也没有妥协退让,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了回应。不再依赖别人,不再等待,也不再施舍,中国的芯片产业正以坚决的步伐,朝着自主可控的方向稳步迈进。

美国的算盘再怎么精明,也难敌时间的见证和技术的大潮。当“羲之”光刻机在硅片上雕刻出0.6纳米的电路,这不仅代表科技的飞跃,更彰显了国家意志的坚定。这场芯片风波的归宿,终究不是谁封锁了谁,而是谁真正抓住了未来的主动权。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那句“只卖中国次等芯片”,一语道出了他们技术霸道的真心。中国方面则靠着坚韧不拔的技术自强不息来应对封锁,自主研发的芯片逐渐崛起,光刻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的局势,属于那些不怕封锁、勇于创新的中国。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