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1937年红军师长为救孕妻叛变,1949年率部起义,想活捉蒋介石献礼

1949年1月,蒋介石险些重蹈“西安事变”的覆辙。与十余年前不同,那时国民党尚处巅峰,蒋介石虽身陷囹圄,终得安然脱险。而到了1949年,他已处于内战败局之下,倘若再被擒获,恐怕结局将截然不同彼时中国历史的走向也许完全被改写,台湾海峡两岸的局面从此不会如后人所见。

引发这场险局的人物,是有着红军第16师师长经历的方步舟。当年春天,在浙江奉化溪口蒋介石家乡,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国民党队伍驻守于此。他们着装整齐、器械先进,绝非溃军之辈。事实上,这支部队正是国防部第三绥靖总队,被派来担负溪口外围的警戒防护任务,他们可谓蒋介石短暂的“御林军”。

率队的副总队长兼第六大队队长,正是方步舟。此时的他心中涌动着莫名激荡,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准备采取惊世骇俗之举策划活捉蒋介石。

面对手下的士兵镇定执勤,方步舟的情绪逐渐归于平静,脑海里却浮现起早年的种种往事。

方步舟出生于湖北大冶,1900年生,是早期革命队伍的骨干。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具备难得的知识背景小学、中学以至外国语学校的系统教育,这在那个以草根将领为主的红军中颇为罕见。高学历让他在作战指挥中更能把握大局,善于用脑,每每能够挽回不利战局。

年方二十九的他,早早便晋升师长。要知道,同为黄埔一期、后来成为元帅的徐向前,也是这般年纪掌管一师。若按照原有轨迹发展下去,方步舟本有机会跻身开国将领之列,授予将军衔也绝非虚言。

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玩笑。1937年春夜,红16师忽然传来一则爆炸性消息:师长方步舟神秘失踪,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这次失踪并非偶然。此前,红16师刚打了一场惨败,兵力损失过半。西安事变后,国民党乘国共合作尚未正式建立,大举进逼南方红军游击队。过于乐观的方步舟误判局势,认为国民党无暇再对红军发难,思想麻痹,未作周全准备。1937年初,红16师与国民党新8师激烈相遇,装备落后的红军节节败退。

时任军区政委的傅秋涛认为师长指挥失策,予以严厉处分。方步舟被撤职查办,甚至丧失党籍,从高位一落千丈。

对于方步舟为何选择突然离开,红16师内部众说纷纭。有猜测他是一时负气,黯然离去;也有人怀疑他已投诚国民党,因为彼时前任师长孔荷宠已经叛变。

实际上,孔荷宠1934年反水国民党后,专责策反原红16师成员。方步舟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择走上同样道路。

方步舟为此抱怨不已,认为过去为红16师所做的不该被彻底否定。的确,他在1934年后力挽狂澜,使仅余数百人的部队重回五千余众。哪怕再次遭受重创,他依旧指挥三次突围,屡创战绩。但在1937年重大失败后,他将责任推卸给客观因素,令组织极为不满,最终遭到开除。

此时,他已心灰意冷。方步舟的离去不仅影响深远,还导致包括代师长冯育云和政治部主任方天宝在内的多位骨干相继离队。

更糟糕的是,他熟悉红16师的作战规律与动向,以致国民党成功设伏。红16师陷入埋伏,几近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突围而出,傅秋涛便是其中之一。

叛逃国民党后的方步舟并未获得重任。他得到了个名义上的参议职务,实际上被长期冷落。蒋介石从不真心依赖起义或投降的将领,何况方步舟当时手中无兵权。

1938年,失意的方步舟选择辞官,回家乡自谋出路。借着些许积蓄,他组建起一支抗日游击队,然而很快又被国民党视为异己,派兵围剿。无奈中,他多次寻求新四军的接纳,但未被采纳。还是回到国民党,担任游击纵队司令。

再次披上国民党军服后,方步舟有违心中诺言,不得不与新四军多次交战,在特定地区还曾击溃过新四军组成的游击分队。如此一来,旧账未偿,新账又添。

表面他已彻底归为国民党阵营,得到蒋介石的宴请,甚至被称为“识时务者俊杰”。然而方步舟内心始终对自己叛变之举耿耿于怀。他一直对外申辩,承受不了组织处分和失职处分,实际违心。

他之所以选择投诚,还有私人难言之苦。方步舟妻子在国民党围剿红军时受伤落入敌手。国民党得知此事,便由老上级孔荷宠亲自来信劝降,甚至威胁若不归顺将对妻子乃至未出生的孩子下毒手。在家人生命安危面前,方步舟最终陷入被动。

他向国民党高层表明,虽然投敌,也绝不愿与过去的同志刀兵相向。实际上,他曾在关键时刻暗中保护地下党人,帮助共产党要员脱险,从而惹来国民党猜忌,险些锒铛入狱。后来多方营救才得以脱身。

随着国民党在内战中溃败,方步舟对其彻底失望,转而投身商海,经营煤炭生意。靠着多年人脉和战乱时机,他积累了一笔财富。如果命运就此平稳,新中国成立后他或许终将因旧事受到清算。偏偏在此时,他在汉口结识了同为大冶籍的刘培初。

刘培初在国民党系统中位高权重,是军统少将,蒋介石亲信。相识多年后,他主动邀请方步舟出山,后者遂成为国防部“戡乱建国动员”总队的副总队长。

就在此时,方步舟开始与共产党方面取得联系,表达“归队”意愿。然而他并无把握,不知能否获得真正谅解。恰好在部队里,有一位名叫徐自然的地下党员,与他曾是红军旧识。徐自然向方步舟表明,只要认错真诚,立功自赎,重获信任并非无望。

当国民党政权如风中残烛,局势急转直下时,方步舟终于决定铤而走险:策划捉拿蒋介石父子,以此报效共产党,洗刷污点。如果计划得逞,后人想必看到完全不同的历史画卷。

遗憾的是,他在队伍中根基浅薄,缺乏心腹,终究无法真正掌控局势。筹谋尚未展开,便被他人密告,计划败露。他只得带领近千人起义自保。

解放军方面对方步舟的去留颇为谨慎,组织上权衡后决定以“将功折罪”为原则,安排他在安徽宣城农场工作,职位为行政十八级干部。作为曾经的叛将,这已算得上宽大处理。他的一生,最终在南京画上句号,享年九旬,时人已改名向光如。

至于同乡刘培初,命运却无如此幸运。因为顽固追随国民党,他在1949年底被解放军俘获,关押多年,出狱不久便因病去世,年仅六十四岁。

方步舟的故事,实属乱世中智者变通的缩影。他及时止损,没有困守一途,因此得以平安终老。而那些若是没有叛逃、始终奋斗在革命和抗战前线的人,如若1949年尚在,后来的历史功勋又岂止于此?只人生从无假设,当年误入歧途的选择,终要付出代价。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