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弹撕裂加沙夜空,敢死队用肉身炸翻以军坦克
2025年7月20日凌晨,以色列空军的温压弹在加沙拜特哈农镇掀起蘑菇云,千度火球吞噬了半个夜空。 这种仅次于核武器的毁灭性武器,通过两次爆炸释放燃料云与高压冲击波,能将密闭空间内的氧气瞬间燃尽,活物在窒息与焚毁中化为焦炭。
可就在同一天,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的敢死队用更原始的方式回敬以军:两名卡桑旅战士在加沙市北部的贾巴利亚难民营,扛着串联RPG火箭弹和反坦克炸弹冲向以军"梅卡瓦"坦克。距离30米,他们像完成体操动作般精准甩出炸弹,两辆钢铁巨兽在火光中瘫痪,战士全身而退。
当以军还在依赖温压弹清剿地道时,巴勒斯坦人正在废墟间上演"反坦克芭蕾"。 7月19日曝光的作战画面里,敢死队员从断墙后跃出,在无人机监视下直线冲刺。 以军坦克的炮塔甚至来不及转动,步兵更不见踪影"步坦协同? 那是教科书里的童话! "
一名卡桑旅指挥官在加密通讯中嘲讽。 这种近乎自杀的战术却屡试不爽:6月26日,50名敢死队员在汗尤尼斯以东伏击以军后勤车队,打光反坦克火箭弹后竟抄起56式冲锋枪扑向"雌虎"装甲车。 舱内士兵吓得驾车狂逃,连反击的子弹都忘了发射。
温压弹的频繁使用印证了以军的焦虑。 7月20日深夜空袭前,以军已在加沙制造至少875起援助点屠杀,其中674人死于美国和以色列控制的"人道主义基金会"分发站附近。
这种焦土政策引发连锁反应:6月25日,圣城旅用路边炸弹在舒贾亚街区炸翻以军步兵战车;7月19日,他们又在图法赫以东设伏,让三辆"埃坦"突击车组成的车队化作火球。
战场之外,数字揭示着残酷真相。 截至7月20日,加沙死亡人数飙升至58895人,仅过去24小时就有130人丧生。而在3月18日以军重启军事行动后,四个月内加沙新增7656具尸体。
多哈谈判桌上的"积极进展"显得苍白,尽管以军同意从加沙南部的"莫拉格走廊"撤军,却坚持沿埃及边境建立1.5公里宽的缓冲区,将加沙割裂成更碎的牢笼。
当温压弹的火光映亮拜特哈农的残垣,敢死队员正分享缴获的水果。 他们的武器或许简陋,但每个炸毁坦克的瞬间都在质问世界:科技代差与人性底线,究竟哪个才是战争的真正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