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安全还是保护主义?揭开关税与芯片禁令背后的真相

当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留学生、加征钢铁关税时,历史正悄然重演——80年前,正是欧洲排挤科学家的政策,意外造就了美国的科技崛起。嘉宾尖锐指出:'开放本身就是安全的最高形式。'然而如今,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撕裂全球供应链:荷兰试图国有化中国企业却陷入尴尬,芯片管制反而威胁欧洲汽车产业生存。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征收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人民支付,不是中国承担。'面对特朗普政府自相矛盾的目标,中国正以对非洲零关税、世贸组织让步等行动破局。这场对话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以安全之名的封闭,最终伤害的恰是宣称要保护的对象。

主持人:最近这个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的讨论啊,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些国家其实是在用安全的幌子来掩盖保护主义的私心。 嘉宾:没错没错,这个观察很到位。说起安全这个概念啊,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你看啊,同样说国家安全,不同的人说出来可能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有时候甚至是在掩饰真正的目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对吧。那您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说在美国那边,这个安全概念是怎么被滥用的。 嘉宾:呃,比如说吧,当美国人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根本不是真的为了国家安全,而是为了保护某些私人利益。这个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而且现在还在发生。 主持人:那从历史的角度看呢。刚才提到美国其实八十年前是深刻理解贸易开放的好处的,但现在好像把这些教训都忘了。 嘉宾:说到历史教训啊,二十世纪前半段给欧洲带来灾难的同时,却让美国受益匪浅。我给你讲个具体的例子,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都在欧洲,美国当时只是个边陲学术地带。 主持人:然后发生了什么转折呢。 嘉宾:到了三十年代,奥地利、匈牙利、德国这些国家啊,把一批科学家赶出了欧洲,他们就流亡到了美国。虽然当时入境美国也不容易,但他们最终留下来了。短短五年内,这些科学家就帮助美国成为各个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主持人:也就是说开放反而让美国受益了。那现在美国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政策,是不是在重蹈覆辙呢。 嘉宾: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本人就是开放的受益者,我的很多优秀学生都来自中国。但现在美国政府说要限制中国留学生,这确实让人联想到德国当年的做法。所以说啊,开放本身就是安全的最高形式。 主持人:那另外一个问题啊,如果把安全推向极端会怎么样。比如说保护主义或者单边主义,真的能实现他们宣称的目标吗。 嘉宾:这个问题啊,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一点,当今世界格局本质上就是多极的,不是单极的。你看联合国安理会的构成,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有否决权,这说明一九四五年的时候创立者就希望实现权力制衡。 主持人:但是现在有人想要单极世界对吧。 嘉宾:没错。而且我还要说个例子,今年九月三号中国举行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的时候,有个欧盟外长竟然问中国为什么要庆祝法西斯战败,还说中国在挑战国际秩序。这说明有些人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 主持人:那回到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的问题。比如说美国对钢铁铝征收关税,到底保护了谁的利益。 嘉宾:这个嘛,关税其实伤害了大多数美国人的利益,但确实让少数钢铁铝业企业和工会受益。他们是一个极小的利益集团,但打着对大家有利的旗号。 主持人:还有个概念我想请教一下,就是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的区别。有人说不要自由贸易要公平贸易,这个说法靠谱吗。 嘉宾:说实话啊,我知道自由贸易是什么意思,但每当有人说公平贸易时,我就有点紧张。因为贸易中永远有赢家有输家,到底对谁公平呢。而且关键点是,美国政府征收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人民在支付,不是中国承担。 主持人:那说到技术限制,比如对芯片和人工智能的出口管制,这些措施真的会阻碍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吗。 嘉宾:这个问题啊,其实美国的政策制造的不是风险,而是不确定性。在统计学上,风险是知道概率分布的,而不确定性是根本不知道规则会怎么变。这种不确定性会破坏投资模型和资本配置。 主持人:最近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试图国有化一家中国企业,但中美又达成了关税停火协议,这让荷兰很尴尬。您怎么看这个案例。 嘉宾:这个例子太有代表性了。首先啊,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就像我坐在这里,椅子可能塌,天花板可能掉下来。所以成立去风险部门本身就是最荒谬的幻想,我们能做的是管理风险,不是消除风险。 主持人:那荷兰这个具体案例呢。 嘉宾:这家中国企业其实是荷兰注册公司在中国的母公司,生产基地和产业链都在中国。荷兰如果想收回这样的资产,注定是打不赢的战斗。而且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都需要这家中国公司制造的芯片。 主持人:所以他们的做法其实是破坏了供应链安全。 嘉宾:完全正确。幸好这次荷兰政府失败了,否则开了这个先例会很危险。平时我对荷兰人是很尊重的,但这次他们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主持人:最后想请教一下,中国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以及中美达成的一年期经贸停战,您对未来的前景乐观吗。 嘉宾:说实话我不太乐观。如果要预测特朗普政府会怎么做,我认为他们无法制定出能维持几个月以上的政策,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想要什么。比如说他们要通过关税阻止进口,又把制造业带回美国,还要增加财政收入,这些目标本身就自相矛盾。 主持人: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中国对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实行零关税,在世贸组织谈判中主动放弃特殊待遇。 嘉宾:这些确实是很明确的方向。我认为中国将竭尽所能让自由贸易取得胜利。比如说,为什么不能推动中美之间的零关税互惠机制呢。我们可以以美国对华出口额为基准实施零关税,这样既公平又能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 主持人:也就是说通过做大蛋糕来解决现有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嘉宾:没错。中美贸易额完全可以从现在的近七千亿美元提升到一万亿美元。关键是要对中美关系保持乐观,我坚决反对那些套用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中美是两个核大国,必须找到保持沟通的方式。 主持人:今天听了您的分析,我对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历史教训到现实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封闭不会带来安全,只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嘉宾:说得很好。就像我们讨论的,安全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无限放大。关键是要把握好平衡,既不忽视安全,也不陷入安全焦虑。这才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的明智之举。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