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求中国办完事,突然宣布卸任时间,美总统都没料到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过去了,还没看到停火的苗头。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的头头,一直顶在最前面,承受各种压力。9月,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突然抛出话,说战争一结束,他就准备卸任,这让不少人愣住,包括特朗普。事情起因是泽连斯基在那次会上直接点名中国,希望中国能出面压俄罗斯停手。他觉得俄罗斯离不开中国支持,没了中国帮忙,普京那边就撑不住了。但中国从头到尾的立场就是劝大家谈和,不偏不倚,不掺和选边站队。
这次泽连斯基这么一说,其实是看到西方援助有点松动,尤其是美国那边开始变卦,他就把中国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结果呢,中国没直接回应,四天后还是保持一贯态度,冷处理了事。泽连斯基这步棋走得有点急,误判了中俄之间的合作性质,以为能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拉偏架。但现实是,中俄合作基于市场规则和互利,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直接挂钩俄乌事。
这事一出,泽连斯基紧接着在采访中宣布卸任打算,说自己职责就是结束冲突,不是赖在位子上。如果停火协议签了,他就让议会组织选举,自己不参选。这话一出口,特朗普那边反应不过来,因为他本来以为泽连斯基会死扛到底,没想到这么快就表态要退。
9月24日,泽连斯基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开会,直接在台上要求中国迫使俄罗斯停军行动。他说俄罗斯啥都不是没了中国,这话带点策略性,因为他看到美国援助在减,欧洲虽支持但力度不够,前线压力山大。乌克兰军队兵力缺口超3万,征兵难,年轻人跑路的多。议会2024年4月把征兵下限从27岁降到25岁,2025年7月又允许60岁以上的人签合同入伍,但军心不稳,将领意见分歧。
8月总参谋部建议秋季停火,缓口气,但泽连斯基没同意。财政更糟,IMF警告2025年需额外200亿美金外部资金,政府估算未来两年要375亿。美国冻结60亿援助,欧盟150亿欧元只到账40%。泽连斯基政府甚至卖库存武器,像无人艇和反坦克系统,换点钱维持。俄罗斯部队增到70万,继续往前推,乌克兰前线从哈尔科夫到扎波罗热都吃紧,士兵轮换时间长,作战成死循环。
泽连斯基求中国帮忙,不是头一回了。之前他多次呼吁中国站出来,但中国始终坚持对话解决,不扩散战火,不升级,不煽风点火。8月21日他还说乌克兰不需要中国当安全保障国,指责中国没在2014克里米亚和2022入侵中帮忙。中国外交部重申立场,客观公正,推动谈判。泽连斯基把中俄合作解读成依赖,试图政治化能源贸易,但中国强调这是企业市场行为,不针对别人。大会上他这么一喊,中国没急着回,四天后发言人还是老一套,说中国光明磊落,劝和促谈。泽连斯基这套先打后谈的手法,在外交上显得不一致,结果把自己边缘化了。
特朗普回归后,西方对乌态度裂痕更大。他上台就把援助从支持变交易,强调关税和孤立主义。之前特朗普推俄乌谈判,说乌克兰难赢,该割地求和。但9月23日他又说乌克兰能在欧盟北约支持下赢回全部地盘。和泽连斯基会晤时,谈提供远程武器,但后来援助条件变严。欧盟内部,德国法国在坦克援助上吵架,分歧严重。泽连斯基社会压力大,经济衰退,民众不满。俄罗斯不认他战时合法性,谈判空间小。他宣布卸任,是给自己留体面退路。特朗普和普京见面谈和平协议,欧盟乌克兰抗拒但只能接受。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关系就紧张,2022年入侵把事闹大。俄罗斯部队占领东部部分地,乌克兰抵抗靠西方武器。泽连斯基领导下,军队调整策略,征兵扩龄,但效果有限。年轻人逃避征兵,通过非法渠道出境,社会负担重。财政崩盘在即,卖武器是无奈之举,国际市场买家接手乌克兰库存,缓解一时危机。但俄罗斯抓住机会,部队推进,地盘蚕食。泽连斯基外交上转向中国,是因为西方疲软。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前就冻援助,国会卡着不放。欧盟资金到账慢,内部协调难。泽连斯基在联合国点中国,是策略碰瓷,希望激起回应。但中国立场稳,不上套,坚持三不原则,为和平创造条件。
特朗普没想到泽连斯基这么表态,因为他觉得泽连斯基会坚持。特朗普政策让援助变味,从无偿到有条件,矿产资源交换成筹码。2025年2月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见面,谈停火,但没开联合发布会,显示分歧。特朗普后和普京通话,推协议,边界问题成焦点。乌克兰抗拒让步,社会抗议升温,经济下滑加剧不满。俄罗斯普京维持进攻,部队调整,增兵保持压力。泽连斯基继续执政,寻求谈判空间,但合法性受质疑。
到现在,冲突进入消耗阶段,没人知道啥时结束。泽连斯基卸任表态是信号,显示内部压力大。军方建议停火被拒,前线士兵疲惫,补给短缺。财政需巨资,外部援助不稳。外交上,求中国没果,西方共识崩。特朗普上台半年多,政策搅动全球,俄乌事更复杂。未来发展看谈判,特朗普推快速结束,但现实拖沓。泽连斯基何时退,取决于战局,中国立场不变,劝谈为主。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