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福建舰三机弹射,美日情报侦察遭遇致命打击,岛内专家:战略失误已无法挽回

九月二十二号这天,人民海军跟央视联手放了个大招,一段视频直接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圈里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所有人都被炸懵了。视频里,咱们最牛的福建舰航母甲板上,三位万众期待的“大明星”——歼-35、歼-15T和胖乎乎的空警-600,挨个儿从电磁弹射器上呼啸而起。这画面,绝对是中国海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有意思的是,当镜头转到对岸,岛内专家的解读,却挖出了一个更深,甚至让人后背发凉的问题。

说真的,这视频的冲击力首先就来自它秀出的肌肉。之前大伙儿猜福建舰弹射,焦点全在歼-35和空警-600身上。一个是对标美国F-35C的隐身狠角色,大家早就盼着看它上舰的风采;另一个空警-600,那可是个大家伙,能把它稳稳当当弹出去,才说明电弹系统是真功夫,是“期末大考”。谁能想到,官方一出手就是“同花顺”,三款机型一次性打包放送,这份自信,简直溢出屏幕了。

起飞容易降落难

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台军退役少将栗正杰在节目里给出了他的看法。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跟弹射起飞比起来,舰载机要在摇摇晃晃的航母上落下来,那难度可不是一个量级的。他甚至拿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力推的“福特”号航母来举例子,说那艘船的电磁拦阻索,平均每用四十几次就得掉回链子,可见这技术有多难啃。

你想想那个画面,飞行员着舰的瞬间,油门得轰到最大。为啥?就怕万一没钩住拦阻索,还能有足够的速度立马拉起来重飞。那几秒钟,对人和飞机都是生死一线。可央视的视频清清楚楚,福建舰的拦阻索,把这三架体重、脾气完全不同的飞机,都稳稳地拽住了。在栗正杰看来,这说明整套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都已经玩明白了。他的结论很直接:福建舰已经具备了全战斗力,下一步就是交钥匙,正式入列海军!

这位将军还脑补了一下训练场景。他说,前阵子福建舰不是空着甲板一路南下穿过台湾海峡嘛,现在突然就有了舰载机起降的画面。这说明啥?极有可能,这些飞机是从陆地机场起飞,飞了上千公里,跑到南海,精准地降落在了正在海试的福建舰上。这操作,秀的不仅是飞行员的技术,更是在告诉全世界,福建舰已经能在远海执行任务了。

美日这回脸丢大了

就在大家伙儿还在掰扯福建舰战斗力有多强的时候,岛内另一位军事专家张竞,却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揪出了一个更惊人的“大瓜”。他觉得,这事儿最大的看点,根本不是航母本身,而是美国和日本情报工作的“一败涂地”。

张竞的逻辑很简单,福建舰是什么?那可是中国海军的眼珠子,宝贝疙瘩。从船坞里的一块钢板,到下水,再到海试,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处在美国日本情报网360度无死角的监视之下。按理说,舰载机弹射这种天大的事,美日肯定会把卫星、侦察机全招呼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偷窥到。

更何况,航母出海测试,为了安全都会提前划个禁航区,发个航行警告。这不就等于明着告诉大家:“我要在这儿考试了啊!”这考卷都快公开了,美日作为盯着考场的“监考老师”,怎么也该拿到第一手资料吧?可结果呢?最后这历史性一幕的“全球首发”,居然是中国官方自己堂而皇之地放出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美日那些烧钱无数的情报机构,在这场关键的情报战里,被人家耍了。

不光是眼瞎,耳朵也聋了

张竞的分析还没完,他觉得这次失败,可能比大家想的还要惨。你仔细捋一捋,美日不仅没拍到关键画面,甚至可能连福建舰带着飞机具体在哪儿晃悠都没搞清楚。最要命的是,他推断美日“恐怕连双方的通信都没截获到”。要知道,在现代战争里,能听到对方在聊什么,跟能看到对方在干什么一样重要。

如果连通信都监听不到,那意味着美日的情报网在福建舰面前,不光成了“瞎子”,还成了“聋子”。这已经不是工作疏忽了,而是整个情报体系出了“大问题”。这背后,恰恰反映出中国在电子战、信息屏蔽和反侦察这些看不见的战场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我们不光造出了航母,还成功给它披上了一件让对手看不见、听不着的“隐身衣”。想必这件事,也给远在白宫的特朗普提了个醒。

结语

福建舰三款核心战机的成功起降,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实一步,这毫无疑问。但透过岛内专家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仅秀出了顶尖的硬件,更在信息战和反情报领域,给了对手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全世界都只能通过中国官方的镜头,才第一次看到歼-35从福建舰上腾空而起时,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宣告:有些东西,只有当我想让你看见时,你才能看见。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