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突袭卡塔尔美媒:与华媾和伊朗或孤立
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本以为全球目光都在聚焦俄乌战场,然而,一股暗流却在中东悄然涌动。9月9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以色列空军出动15架战机,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了一场精准打击,目标直指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据称,短短数秒内,10枚导弹呼啸而至,精准命中了哈亚及其代表团。哈亚此人身份特殊,今年上半年还在撮合停火,试图以释放人质换取长达五年的和平,如今却遭遇如此袭击,这无疑为地区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更耐人寻味的是哈亚当时正与代表团一同审阅美国最新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此次袭击,尽管哈亚本人侥幸逃脱,但他的儿子及其他六名成员却因此丧生。这一事件,似乎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以色列可能并不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其根本目标或许在于彻底瓦解哈马斯,并以自身的主导方式结束冲突。
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卡塔尔外交部迅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认为其严重违反国际法。巴勒斯坦方面也紧随其后,指出此次袭击是严重的局势升级,不仅野蛮,更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联合国、欧盟、阿拉伯联盟等主要国际组织,几乎无一例外地对以色列的行动表示了担忧或批评,许多国家和组织更是直接将其定性为“侵略”。
在这场国际舆论的风暴中心,美国的回应无疑是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毕竟,美以之间根深蒂固的盟友关系众所周知,而卡塔尔,同样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伙伴。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空军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就坐落于卡塔尔,常驻兵力超过万人,两国在2022年更是签署了长达十年的国防合作协议,军售项目总额高达30亿美元,足见其关系的稳固。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美国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出人意料。前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试图与此次袭击撇清关系,声称这是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决定,并表示自己在得知消息后已安排人员向卡塔尔通报。但卡塔尔方面却表示,在袭击发生约十分钟后,美方才与其取得联系,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沟通,效果可想而知。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特朗普随后向卡塔尔方面传递的信息。他表示已安排国务卿鲁比奥(此处应为Bliken,Trump任内国务卿为Pompeo)与卡塔尔方面敲定国防合作协议,并承诺此类事件将不再发生。这番话乍听之下,似乎是美国给予卡塔尔的“安全保证”,但细细品味,其中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卡塔尔的防空系统主要依赖美国提供的设备,而此次袭击的目标距离美军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仅30余公里。以色列为何能如此轻易得手,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美国是否提前知晓此事,却选择袖手旁观?如果属实,那么特朗普所谓的“国防协议”,或许更像是一种带有“敲打”意味的策略,而这背后,对中、俄、伊等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众所周知尽管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近年来有所波动,但其战略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卡塔尔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国家,在保持与美国军事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向东看”。与中国的关系尤为密切,不仅是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年供应量超过1600万吨,还在金融、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了高达近500亿美元的投资。
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卡塔尔也展现出友好的姿态。今年4月,卡塔尔埃米尔访问俄罗斯期间,双方宣布将追加对俄投资130亿美元。卡塔尔对俄罗斯在中东地区调解冲突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俄将在中东扮演关键角色。这些互动无疑促进了中俄两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提升,这显然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因此,若卡塔尔被美国“深度绑定”,必将削弱中俄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在中东内部此次事件也可能使伊朗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卡塔尔与伊朗本就是战略伙伴,在多个领域存在高度协同。例如,去年伊朗总统上任后首次出访即选择卡塔尔,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即使今年6月伊朗导弹误击卡塔尔境内美军基地,卡塔尔在表达谴责的同时,仍强调维护双边关系。在美伊关系中,卡塔尔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调解者角色,是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支撑之一。
若卡塔尔开始倒向美国,其他中东国家很可能效仿,届时伊朗将面临“孤军奋战”的局面。因此,特朗普看似“不知情、遗憾、施援”的姿态,实则可能隐藏着更深远的战略布局。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事件,表面上看是地区冲突的延续,实则可能是一场更大地缘政治博弈的开端,而中、俄、伊三国,或将迎来一段更为严峻的地缘政治时期。
此次事件的细节例如袭击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美国在事件发生后的沟通时效性,都值得深入探究。从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来看,以色列的行动,或许是其在维护自身安全和地区主导权方面的一步棋,而美国的回应,则显露出其在中东地区维持平衡、遏制对手影响力的复杂考量。卡塔尔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其战略选择将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各方力量的博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