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售价高达千元的“奢侈品”梦特娇,如今为何销声匿迹了?
1
三十年前,一个源自法国的神秘男装品牌“梦特娇”,在一夜之间席卷中国市场。
几乎所有知晓该品牌的中国男性,都渴望拥有一件梦特娇POLO衫,并将其当作财富的标志。当时梦特娇的地位,比起如今的LV、爱马仕,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入2000年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人才猛然醒悟:这个曾被众人追捧的梦特娇,在法国本土其实是个不入流的“杂牌”,正是在法国发展不顺,才转战中国市场碰运气。
令人没想到的是,经香港商人一番包装,梦特娇竟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一件梦特娇POLO衫,进货价仅160元,到了广东售价涨至800元,传到北京、上海就升到1200元,而在东北,居然能卖到3000元!要知道,那时普通人的月薪也就三四百元。
有位北方商人乘火车去上海谈生意,途中钱包遭窃,没办法,他只好脱下身上的梦特娇,在上海站叫卖:“谁要?1000元拿走!”
最终,那件沾着他汗味的梦特娇,以800元的价格被一位路人买走。梦特娇当年的火爆程度,如今实在难以想象,就连二手衣服都有人愿出高价购买。
从外观来看,梦特娇不过是件用人造尼龙织成的POLO衫,设计和颜色都很普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手感。
梦特娇研发出一种“亮丝”工艺,能让人造尼龙拥有极为顺滑的触感。许多首次购买梦特娇的国人,正是被这种顺滑手感吸引,国内的尼龙衫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穿梦特娇的有钱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和选择,将梦特娇捧上了神坛。
他们宣称,梦特娇透气性极好,穿在身上毫无感觉;但实际上,梦特娇就是件普通的尼龙衫,穿在身上其实挺闷热的。
他们还说,梦特娇不用清洗,每天挂在外面吹吹风就干净了。这些如今听来荒诞的说法,在当时却广为流传,进一步推高了梦特娇的价格。
南京有位知名的商业地产老板,就是靠代理梦特娇发家的。起初,这位老板只是个普通的服装批发商,机缘巧合下成为了梦特娇华东地区的总代理。
短短两年时间,他的批发门店就从一间房扩展到了一条街,他租下了整条街的店铺,才装得下货物。
160元的进货价,他批给零售商380元,利润率高达150%,零售商们挤破头都要拿货,钱赚得极为轻松。
90年代的时尚男性,标准穿搭是梦特娇POLO衫配苹果牌牛仔裤,腰间系一根金利来皮带,脚上穿迪亚多纳的鞋子,这样一身出门,回头率高达100%。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以上这些品牌,没有一个能火到现在,全都销声匿迹了。如今再上淘宝搜索“梦特娇”,价格虽然和三十年前一样,仍要一千多元,但月销量只有几件,俨然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摊货。
2
曾火遍全国的梦特娇,后来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梦特娇衰落的原因,有点像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国王明明没穿衣服,可别人都说皇帝穿了最漂亮的衣服,自己也就只好跟着附和,这属于从众效应。
直到一个不愿说谎的小孩大喊一声:“看,皇帝根本没穿衣服!”谎言被戳破,真相才迅速传开。
梦特娇原本是法国的一家乡镇企业,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历史悠久并不一定意味着实力雄厚。
在这百年间,梦特娇一直默默无闻。其官方网站上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法国梦特娇公司是一家资产达上百亿美元的企业,过去几年在全球,尤其在亚洲和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
这句话的深意不难理解:“尤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说明梦特娇只在中国有名气。准确地说,梦特娇8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全球其他地区的销售额加起来仅占15%。
香港商人代理梦特娇后,充分利用了当时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宣传时着重强调这是来自法国的品牌,在法国也是上流社会的必备单品。
既然是奢侈品,价格自然不能低,一件就要1000元。
这无疑迎合了刚刚有了些积蓄的中国人的心理。而国人不知道的是,1000元的价格在法国根本买不到奢侈品,这只是专属中国市场的“特供价”。
人们从绝对贫困迈向相对富裕的过程中,迫切希望能通过一些外在装饰来宣告自己变富有了,这种现象直到现在依然存在。不少年轻女孩愿意花半年工资买一只香奈儿,她的经济能力与香奈儿是否匹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只香奈儿能让她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售价高达1000元、号称是奢侈品的梦特娇,恰好满足了三十年前人们的这种心理。
90年代温州老板的典型形象是:秃顶、大肚子,夹着一个黑色皮包,手里攥着一台摩托罗拉“砖头手机”,身上穿着一件颜色鲜艳的梦特娇。
那时,法国真正的奢侈品如爱马仕、香奈儿、LV、迪奥、轩尼诗等,还未关注到中国市场,毕竟国内的消费能力还没达到能承受数万元一个包包的水平。这就让“中等水平”的梦特娇找到了市场空隙,抓住时间差,赚得盆满钵满。
等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人的消费能力提升,真正的法国奢侈品进入国内市场。梦特娇作为一家乡镇企业,根本无法与巴黎的跨国集团抗衡。“皇帝的新衣”也就此被揭开了真面目。
3
中国人不再购买梦特娇后,该品牌开始随心所欲,向几家国内服装厂授权生产其服装,授权期限为3到5年,每年不管服装厂卖出去多少梦特娇的衣服,只要支付授权费就行。
梦特娇想重新开拓法国市场,尝试在巴黎开了第一家旗舰店,结果门庭冷落。巴黎人的眼光何等挑剔,怎会被一个“杂牌”蒙骗?很快,旗舰店就关门停业,灰溜溜地撤出了巴黎。
不过,法国其他一些小城市还有不少梦特娇专卖店。
2019年,我有个朋友去法国旅游,在老佛爷百货看到了梦特娇专柜,十分激动地拍了张照片发给我,微信留言说:“你看,梦特娇根本不是乡镇企业,巴黎老佛爷都有它的专柜!”
我看了一眼吊牌价:14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也差不多1000元出头,和三十年前的价格一样。
我回复道:“你看看老佛爷有多少中国游客在购物?这是梦特娇特意租的专柜。你在街上随便问100个巴黎人,100个都不知道梦特娇。”
后来,国内很多商人也学会了这一招。他们纷纷到国外注册“假洋品牌”,背后的老板其实都是中国人,然后委托国内工厂生产服装,搞出口转内销。
比如Jeep原本是个汽车品牌,不涉及服饰销售,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突发奇想,将Jeep的服饰商标授权给一家中国工厂,让其全权负责Jeep服饰的销售。
代价仅仅是每年从中国人那里赚取一笔授权费。
Jeep的衣服和Jeep汽车,除了商标相同,其他方面毫无关联,是个标准的假洋品牌,但偏偏有人就吃这一套。按零售总额计算,2010年Jeep曾跻身中国高档男士便服市场十大品牌之列。
说到底,还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