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理发店面临倒闭潮,不是没客人,而是自身管理不善!
以前十块钱剪个头,出来还能揣颗糖,现在进理发店像进了盘丝洞,充值办卡、天价药水、英文头衔的托尼总监们围着你念经。 你家楼下那家开了十年的老店,是不是也突然换成了“旺铺招租”?
这可不是客人不进门了。 我家小区门口的快剪摊,十五块钱五分钟剪完,大老爷们排着队掏钱。 写字楼那家连锁理发店呢? 两百平装修得跟太空舱似的,一天进来不到十个人。
不是大家舍不得花钱剪头,是这行当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你一坐下,洗发小妹的手指刚碰到头皮,话术就开始了。 “哥,你这发质得护理啊,办张会员卡今天打三折”。 刚摇头拒绝,店长捧着平板凑上来,非要给你看头皮检测仪里放大的毛囊,能把地中海说成陨石坑的架势。
有回我朋友被按在椅子上推销半小时,气得直接顶着湿头发站起来:“我就剪个五毫米圆寸,你们推荐八百块的护理套餐是让我涂在青皮上? ”
店员的话术都是批发来的。 网上那些美发培训视频,教推销能讲三小时,教剪发就二十分钟快进放完。济南有个小哥去应聘理发师,老板问他会不会剪头发,他说会一点,结果七天速成培训直接上岗,头衔印着“创意总监”。
现在理发店玩得最溜的是充卡跑路。 合肥一家店头天还在催客人充值,夜里就搬空设备跑路,十几万预存款打水漂。 深圳更绝,连锁品牌一夜蒸发,141万充值金人间蒸发,会员举着合同找法院,老板早带着小姨子出国了。
剪头发的价格倒是一路狂飙。 张大爷在楼下理发店剪了二十年头,从五块涨到四十块。问他涨价后剪得更好吗? 老头摸着坑洼的后脑勺骂街:“以前王师傅用剃刀刮得发青,现在那小子用电推子扫两下就收工! ”
有些店倒很实诚。 上海网红店直接贴出价目单:“本店总监月薪一万二,剪发提成三十块,您每次剪头收费一百六”。客人看着白纸黑字反而认命,总比某些店剪前说五十、结账变三百强。
现在满大街的理发店比奶茶店还密集。 杭州某老小区才一万五千人,挤着二十三家理发店。 新店开张就搞五折大战,剪个头发跟买菜似的讨价还价。 结果呢? 广州天河有家店咬牙跟风降价,十块钱剪一次,三个月赔掉八年攒的老本。
也有明白人。怀化剃头匠老杨火遍全网,男士三十、女士四十五,烫染不超过两百块。 记者问他秘诀,老师傅举着剃刀说:“客人说修短点,你别给剃成锅盖头就行”。 就靠听懂人话这门绝技,他的店七天涌进两千多人,卷闸门都被挤变形。
旁边那家装修豪华的连锁店坐不住了,派人去偷师。 小伙计回来说:“他们连头皮检测仪都没有! ”老板气得摔了吹风机:“不办卡不卖产品,他们赚什么? ”转身就给店里新来的Tony改头衔,实习助理升级成“皇家创意总监”,剪发价目表添了个带星号的“288精英套餐”。
现在理发器成了爆款家电。去年淘宝上家用推子卖出八百万台,三成订单来自二十五岁小伙。 小吴买了个二百块的飞利浦,在出租屋给自己推了三个月板寸:“比理发店修得齐,还省了三百六”。 有回推子卡住夹掉一撮毛,他干脆剃个光头:“反正比听推销舒服”。
染发剂销量也跟着涨。 白领李姐自己染坏三次头以后,终于掌握技巧:“网上教程比店里总监靠谱,那小子非说我得染两千块的才能盖住白发”。 她把省下的钱买了两顶假发片,开会时同事夸她发量暴增,谁都不知道掀开刘海底下藏着块“地中海补丁”。
商场里的高端店快活不下去了。 济南某商圈六家装修气派的理发店,工作日每天进来不到二十人。 守着空店的Tony们抱着手机打王者,玻璃门上贴着“招学徒包教推销话术”的A4纸被晒得褪了色。
快剪店倒是活得滋润。 老王在北京地铁站支个快剪摊,十五元十分钟解决战斗。 每天能剪五十多个脑袋,流水账记在小本上:“没推销省心,隔壁理发店的李总监上月来我这剪头还说,他们光房租每月六万”。
有的老师傅看透了。 深圳城中村的老式理发店重出江湖,墙上价目表就三行字:“剪发二十,刮脸十块,不办卡”。 最忙时门口排七八个人,穿西装的程序员蹲在塑料凳上刷手机,花臂大哥拿着号牌逗弄隔壁五金店的狗。
老板娘剪完第四十三个头,抹着汗数零钱:“那些关门的店总抱怨竞争太激烈,咋不想想当初是谁把客人吓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