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三哥疯狂叫板美国,底气竟来自中国?
近日,三哥商务和工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美印关税协议谈判中直言,三哥不会受截止日期约束,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国谈判,甚至宣称“自信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竞争”。这一带有霸权意味的表述,不仅让外界嗅到了三哥对美强硬的气息,更暴露了其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拔高自身地位的野心。然而,当“实力地位”的豪言撞上现实的天平,三哥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这场看似强硬的谈判姿态,又能否经得起美国的关税大棒考验?
戈亚尔的表态并非三哥政要首次放出“豪言壮语”。近年来,随着莫迪政府推行“三哥制造”和经济外交攻势,新德里在国际谈判中逐渐展现出更激进的姿态。但细究之下,这种“强硬”更像是一层脆弱的铠甲,包裹着三哥对自身实力的误判。
老罗认为,三哥自认为的“实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区域自贸协定的签署。莫迪政府近年来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与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国达成自贸协定。在三哥看来,这些协议能对冲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让其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例如,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让三哥纺织品、农产品得以更便捷地进入澳洲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美出口的依赖。但这种“底气”实则不堪一击——美国对其盟友的影响力远超三哥想象。一旦懂王政府向澳大利亚、英国施压,这些自贸协定对三哥的实际价值可能大幅缩水。毕竟,在美澳“奥库斯”联盟、英美特殊关系面前,三哥的经济利益往往只能退居次位。
其次是对金砖机制的借势。三哥将金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视为谈判筹码,尤其看重东大作为“后盾”的作用。金砖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已接近30%,在多边贸易中话语权提升,这让三哥产生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错觉。但现实是,三哥在金砖内部的角色始终矛盾:一方面想借金砖削弱美国霸权,另一方面又频繁掣肘机制发挥作用,甚至试图以“遏华能力”向美国讨价还价。这种投机行为早已让其在金砖内部公信力受损,所谓“东大后盾”不过是三哥一厢情愿的想象。
最后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自信。近20年三哥GDP年均增速超过6%,这让莫迪政府坚信“东大行,三哥也行”。在“莫迪赢学”的叙事中,三哥正复制东大的崛起路径,理应获得同等的国际地位。但数据背后的隐忧不容忽视:三哥GDP统计长期被诟病注水,制造业占比不足15%,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悬殊。这种“虚胖”的经济体量,与东大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三哥此次抛出“从实力地位出发”的表述,明显是在模仿东大的外交话语。但这种模仿忽略了一个核心前提:东大的强硬谈判姿态,建立在完整的产业链、14亿人的市场规模、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定力之上。
东大在对美贸易谈判中始终坚守底线,背后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基础。即便面对美国关税制裁,东大仍能通过内需市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等多元渠道消化影响。而三哥制造业严重依赖西方技术转移,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手机、汽车等产业核心零部件几乎全靠外购。这种产业脆弱性,使其根本不具备与美国打贸易战的资本。
更关键的是谈判策略的摇摆。三哥最初主动向美国示好,提议降低多种商品关税,暴露了急于达成协议的心态;如今临近懂王设定的关税deadline,又突然转向强硬,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只会让美国认为其“强硬”不过是虚张声势。懂王政府深谙“交易的艺术”,早已看穿三哥的软肋——美国是三哥为数不多的贸易顺差国,三哥每年对美顺差超过800亿美元,一旦美国收紧市场准入,三哥IT、制药等支柱产业将遭受重创。
三哥国内对政府的谈判策略也充满质疑。反对党领袖甘地直言,莫迪政府最终会“温顺地屈服”,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印巴空战后,三哥政府先宣称“大获全胜”,后被曝光实际损失远超预期,这种“先吹嘘后圆谎”的操作模式,早已让民众失去信任。此次关税谈判,三哥很可能故技重施:先以“强硬”姿态安抚国内情绪,最终在协议中让步,再通过舆论宣传包装成“胜利”。
懂王设定的8月1日关税deadline日益临近,三哥正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国内农民团体、反对派持续施压,警告政府不得牺牲农业利益换取协议;另一方面,美国的关税威胁如悬顶之剑,一旦实施,三哥纺织品、化工产品等对美出口将遭受重创。
三哥唯一的“喘息”是未被懂王列入首批施压名单。但这并非因为美国认可其“实力”,而是懂王认为三哥“更容易拿捏”。相比日本、韩国等需要平衡安全与经济利益的盟友,三哥对美依赖更深,且缺乏替代市场。懂王留出三周缓冲期,正是算准了三哥会在压力下妥协。
从历史经验看,三哥在与美国的博弈中鲜有胜绩。2018年美国单方面加征钢铝关税,三哥虽宣布报复措施,但最终在谈判中妥协;2020年美国取消三哥普惠制待遇,三哥也仅象征性抗议后不了了之。此次谈判,三哥手上的筹码寥寥无几:自贸协定盟友难敌美国压力,金砖机制不愿为其“背书”,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长期对抗。
可能的结果是:三哥同意扩大美国转基因作物、汽车零部件进口,换取美国暂缓加征关税;同时,双方可能在涉华议题上达成默契,三哥以“配合遏华”换取美国的“优惠待遇”。这种“以华谋利”的短视行为,或许能解一时之困,却会进一步削弱其在多边机制中的信誉,陷入“越妥协越被动”的恶性循环。
三哥的“实力秀”本质上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政治表演。在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中,没有实打实的国力支撑,再强硬的表态也只是空谈。莫迪政府若沉迷于“赢学”幻觉,忽视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根本问题,最终只会在与大国的博弈中屡屡碰壁。当“从实力地位出发”的豪言撞上现实的壁垒,三哥终将明白:模仿强者的姿态容易,具备强者的实力却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