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警惕”!19家公司中报业绩下滑超100%,最大降幅达1721%

2025年7月,一波半年报业绩的大潮刚刚过去,A股市场里头热闹非凡,有人欢喜,更多人愁眉不展,这一刻,舞台上聚光灯下,赢家和输家的差距被拉得更大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点火药味,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那些红色的数字发呆。

这一次的冲击,是从2025年6月中下旬开始的,上市公司们陆续递交中报,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则是连年下滑——最惨的那波,19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超100%,这不是普通的下跌,是直接翻了个大跟头,一跌再跌,最大降幅1721%,一眼看过去,像是从天台跳下去了。

有点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个榜单上,三木集团直接给了市场一个“惊吓包”,预计2025年中报亏损1亿到1.2亿元,同比下滑1450%到1721%,这不是小数点的问题,是实打实的亏损,过去四年业绩就一直在走下坡路,2024年还没缓过来,2025年又来一次大跳水,连续两年亏损,半年度继续大亏,这公司像是掉进了无底洞,怎么都爬不上来。

其实三木集团1996年上市,发行价5块,主营业务覆盖进出口贸易、物业管理、创业投资等,属于综合类选手,现在的股价4.06元,总市值18.9亿元,这个市值和当初的梦想比,多少有点落差。

紧跟着,尚纬股份也没逃过命运的捉弄,2025年中报预计亏损2700万到3500万,同比下滑951%到1263%,2022年和2023年还能盈利,2024年突然掉头,2025年中报直接炸锅,亏损变成了常态,搞得投资者人心惶惶。

尚纬股份2012年上市,发行价9.3元,主打高端特种电缆的研发和生产,股价现在8块,总市值49.72亿元,行业还是有想象空间,可现实就是这么扎心,亏损的公司很难讲故事,市场信心也在摇摇晃晃。

再看豪尔赛,2025年中报预计亏损3039万到3851万,同比下滑495%到600%,2024年年报已经很惨,没想到2025年半年报又来一波雪上加霜,这种跌法,普通投资者看了都要冒冷汗。

豪尔赛2019年上市,发行价23.66元,主营智慧光艺、智慧文旅、智汇城域,股价13.02元,总市值19.58亿,行业本身不缺“智慧”,可业绩数据一点都不智慧,连续大亏,市场也开始怀疑未来的增长点到底在哪里。

不止这三家,从6月底到7月初,剩下16家业绩下滑超100%的公司,也都在中报里交了“答卷”,这些公司分布在电网设备、建筑装饰、国防军工、文化传媒、服装家纺、房地产、军工电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化学原料等行业,几乎覆盖了A股的半壁江山,这说明问题已经不是个案,而是蔓延成了现象。

你细看这些公司会发现,大多数都不是头一年亏损,很多都已经连亏好几年了,2025年上半年只是把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像是一直在慢性失血,终于有一天,血流不止,大家都看清楚了。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一方面是行业周期下行,景气度不足,客户订单减少,成本又难以压缩,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经营压力陡增,很多公司只能靠贷款、靠补贴、靠资产腾挪过日子,真正靠主营赚钱的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没给这些公司太多喘息的机会,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还是不稳定,海外需求萎缩,国内市场内卷严重,大家都在拼命压价,拼完了价格拼服务,拼完了服务拼渠道,谁都不敢松懈,最后受伤的往往是那些本身就不健康、转型又慢的公司。

还有就是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阵痛,2025年,房地产、地方基建、传统制造业等行业都受到监管加强、融资收紧的影响,这些领域里的上市公司日子本来就难过,结果一收紧,资金链更紧张,项目推进更慢,能赚钱的项目越来越少,这种局面下,业绩下滑基本是“肉眼可见”的。

三木集团的持续亏损,就是被时代更迭裹挟的典型,主营业务跨度大、方向杂、转型慢,每一块都没做到极致,市场一变,优势就瞬间消失,过去靠资源和关系能吃饭,现在拼硬实力,老套路失灵了。

尚纬股份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阵痛,过去靠规模扩张、低价竞争,现在要拼技术、拼品牌、拼附加值,企业没跟上节奏,产能就容易过剩,库存压力一大,现金流一断,亏损就成了必然。

豪尔赛的问题,更像是行业需求收缩和企业自身体质不足的双重夹击,智慧文旅本来是个风口,但疫情后复苏慢,项目落地慢,资金回笼慢,企业本身又没有太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时候业绩下滑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这些公司的业绩下滑,不完全是管理层失职,更多是行业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波动的叠加,外部环境一旦变差,体弱的公司首当其冲,这也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在发挥作用。

有意思的是,2025年这些大幅下滑的公司,股价普遍不高,基本都在底部徘徊,市值缩水明显,但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性抛售,反而有一些资金在低位潜伏,赌它们能否自救成功,博一个反转的机会,这种博弈心态,让市场的情绪始终处在一种微妙的对立和拉锯之中。

投资者在2025年7月的这个节点上,面临的选择其实很残酷,是坚守还是离场,是抄底还是避险,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相信逆转,有人选择认赔离场,这种分歧让市场更有张力。

说到底,2025年A股的中报业绩下滑,暴露了很多公司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对整个市场的风险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靠风口和概念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未来拼的是基本面、拼的是创新能力、拼的是抗风险的底气。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