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屠龙!杜兰特是火箭的解药,还是饮鸩止渴?
坦白说,看完火箭客场屠龙这场球,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不是杜兰特那31分有多香,也不是申京那9个助攻有多骚,而是一个挺不是滋味儿的念头:休斯顿这帮小伙子,怕不是要被“惯坏”了?
你先别急着喷我。
139比121,赢球当然开心,更何况是两连胜,在现在这NBA,连胜跟过年吃饺子一样,值得庆祝。
但这球赢得吧,就好像你考试前通宵抱佛脚,结果老师出的题全是你们家亲戚提前漏给你的,分是考高了,但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真没点数吗?
比赛打到第三节那会儿,猛龙队那帮愣头青嗷嗷叫着打了个10-0,眼瞅着就要把分差抹平了,搁上赛季的火箭,这会儿估计已经准备开摆,盘算着待会儿夜宵吃什么了。
但现在不行,队里有个叫杜兰特的“三好学生”,人家不允许你提前交卷。
于是,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
杜兰特也不跟你多废话,就是那张该死的、毫无波澜的脸,然后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一个跳投,一个三分,甚至在防守端还送了个火锅。
世界瞬间就清净了。
那感觉…就挺没劲的。
真的,就像是你辛辛苦苦打游戏打到关底BOSS,眼看就要被团灭了,旁边突然来了个大佬,拔了你的网线,换上自己的满级账号,一套技能就把BOSS秒了。
你会感激他,但心里那股子不甘和失落,只有自己知道。
这“杜兰特依赖症”,可能比输球还可怕。
当然,咱们不能光揪着这点不放。
这场比赛里,还是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比如申京,这家伙简直就是篮球场上的莫扎特,他手里拿的哪是篮球啊,分明就是指挥棒。
全场送出9次助攻,比他自己出手次数还多,这在中锋里简直就是个异类。
他和杜兰特之间的挡拆配合,打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你甚至能看到杜兰特脸上露出“诶哟,不错哦”的表情。
这在以前的球队,你敢想?
死神不瞪你就不错了。
还有贾巴里·史密斯,这个顶着“水货榜眼”帽子打了快一个赛季的小伙,这场也算是给自己正名了。
25分5篮板5助攻,三分球9投4中,攻防两端的存在感都拉满了。
当他和杜兰特同时在场上,那锋线的压迫感,对手估计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天不怕地不怕,逮着机会就往死里凿。
看到这,你是不是又觉得“火箭未来可期”了?
打住。
这种“老汉(杜兰特)推车(带新人)”的模式,NBA历史上见得还少吗?
隔壁湖人的勒布朗·詹姆斯,推了多少年了?
车上的年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最后到了季后赛的关键时刻,能指望谁?
还不都得看老詹的脸色。
这就是摆在火箭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杜兰特能给你兜底,能让你在常规赛虐虐菜,甚至能帮你打进季后赛。
但是,篮球毕竟是五个人的运动。
当杜兰特被对手用铁索连环锁死的时候,当他手感冰凉需要有人站出来分担压力的时候,申京、史密斯、阿门·汤普森,这些人能顶上来吗?
还是会像一群受惊的兔子,四处乱窜,然后把球甩回给杜兰特,双手一摊,表示“大佬,看你的了”?
这场胜利,就像一块精美的瑞士糖,外面包着胜利的甜美糖衣,里面却裹着一丝苦涩的担忧。
乌度卡教练变阵,让奥科吉首发,确实增强了球队的防守硬度,但这更像是一种战术上的“小修小补”。
球队的根基,依然建立在杜兰特这个超级“外挂”之上。
赢球固然可喜,但别让胜利的喜悦蒙蔽了双眼。
对于这支年轻的火箭来说,真正的考验,远还没到。
如何摆脱对杜兰特的过度依赖,如何让年轻球员在胜利中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心安理得地躺赢,这才是决定他们未来能飞多高的关键。
不然,等到“外挂”到期那天,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没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