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联合国“破产”危机一触即发,超三成国家未缴费,中方良策能否力挽狂澜?

近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联大提交了2026年预算方案。在该报告中,古特雷斯表示若会员国仍不按时、足额缴费,联合国将陷入破产困境。截至2025年9月底,联合国仅收到66.2%的会员费,包括中美在内的30%会员国均未缴纳会费。为此,联合国计划大规模裁员,削减18.8%的人员编制,约2681个岗位。

在众多拖欠联合国会费的国家里,美国显然是屡劝不改、有意为之。当下,美国政府处于停摆境况,连雇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又哪有钱缴纳联合国会费?更为关键的是,美国长期采取策略性拖欠联合国会费的方式。依据《联合国宪章》规定,累计拖欠会费达到两年应缴数额时,才会暂停会员国权利。所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便开始策略性拖欠至最后阶段。

尤为关键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行事不循常规,甚至一度扬言要退出联合国。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已相继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巴黎气候协定》。在2025年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对联合国进行了严厉批判。因此,不能寄望于美国在古特雷斯发出联合国面临破产的警告后迅速缴纳费用,美国仍会拖延至最后关头。那么,联合国若破产将带来哪些后果?

联合国若破产将冲击国际格局稳定,小国、弱国会丧失发声渠道,大国则能减少诸多限制。但客观来看,联合国被破除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联合国成员国缴纳费用的积极性确实不高;另一方面,联合国的预算愈发离谱。以2025年度为例,联合国预算达38.15亿美元,其总部雇员总数为1.8万人,所有分支机构人员总数高达5.8万人。

因此,联合国若想化解财政危机,最可行的办法是削减开支、精简雇员。联合国并非主权机构,而是国际组织,其应扮演平台角色,而非直接介入国际事务。从表象看,联合国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环保等工作,似乎是在为全人类服务。实际上,联合国此举属于越权行事,持续扩大自身工作范畴,进而加重了成员国负担,也加剧了自身的财政危机。

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于“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架构改革通报会上发表讲话,针对联合国架构改革提出三点初步意见,着重指出要“谋定后动”“把准方向”“务求实效”,直接针对联合国当下机构冗余、效率不高、代表性不均衡等关键问题。历经80年发展,联合国已从单纯的国际发声平台,演变为包揽各类事务的臃肿机构,世界各国已近乎难以负担。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