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8天,印尼或换队友,矿产项目转给美国,特朗普或被影响
如果说7月的东南亚气候闷热,雅加达的官场气温更高。就在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还在卡拉旺工地和中国代表握手致意时,这个资源大国突然转身,对美国抛出了合作开发稀土的信号。距离特朗普政府对外关税大限只剩8天,戏剧性背后是中美角力的新回合。
刚宣布与中国合作建设6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项目,印尼经济统筹部话锋一转,主动表态正与美国磋商关键矿产合作。镍、稀土,哪个不是全球为之争抢的资源?看得出来,印尼政府自己都觉得刺激。一边是中印尼携手的“热恋现场”,一边却要和美国进行“秘密约会”,印尼这步棋走得不简单,风险也巨大。
全球的目光都盯着印尼。两天前普拉博沃总统还豪言要让印尼成为东南亚唯一实现镍基电池全链条生产的国家。24小时后风向即刻变了。美国刚刚挥起“对等关税”大棒,印尼就主动递上了新筹码。坦率讲,这不仅让中国侧目,连美国也有点受宠若惊。
问题就摆在这里,印尼到底想干什么?真的能在中美之间找到一条安全通道,还是在走高空钢丝,边走边抖?关键还得看背景。
特朗普政府这两年风格没怎么变,关税大棒轮番挥,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下最后通牒。“90天内不达成满意协议,就加征高额惩罚性关税。”更精细的说法叫“对等关税”政策,实质还是要让别人开更大的口子,自己好占便宜。
印尼其实早就表了态。4月18日,已答应三年内增购美国190亿美元商品。可这份诚意显然没达到特朗普的标准——说到底,利益面前没有够到位的诚意。眼看7月9日就是大限,印尼急了,这才主动递上了稀土与镍矿的大礼包。
印尼自认为手握王牌:全球22%的镍储量,还有不容小觑的稀土资源。可牌好打吗?真要能把美国喂饱,中国还能安心坐在新能源头把交椅?没那么简单。
这些年的稀土、镍矿抢夺战,早已不是谁手里有矿谁说了算的游戏。你挖出来的矿石能直接用吗?能直接变成新能源电池和军工材料吗?印尼当然清楚这些,但现实比想象复杂多了。
所谓的“战略资源”没那么好变现。印尼表面上储量充沛,却忘了最致命的短板——稀土产业提纯技术几乎等于零。你挖出来的东西,还得送到中国冶炼;离开中国,不仅技术断档,就连产业链上下游也立刻掉线。
中国打造的是从采矿、提纯到高端应用的一条龙体系。全球44%的稀土储量,90%的精炼产能,超过2.6万项专利,牢牢掌控着产业核心环节。美国想要脱钩,但替代方案一再搁浅。此前已经找遍了澳大利亚、越南、乌克兰、沙特,不是储量问题,就是成本高企,或者产业链根本拉不起来。
这正是印尼第二个想当然的误判。它高估了美国的合作诚意。美方确实急需稀土和镍,但特朗普的交易模板只有一个:妥协换来更高要价,先给出承诺,然后不断抬价。欧盟的教训很典型。先对美国低头增购大豆和液化气,结果美方马上加码威胁,对欧盟汽车也要加税。印尼想用矿产资源买关税豁免,十有八九会竹篮打水。
本以为凭镍资源能稳坐钓鱼台,印尼却忘了一个更扎心的现实。全世界90%的印尼镍加工企业,其实背后站的都是中国。电池项目、冶炼设备、市场出口,整条链都和中国产业紧密相连。美国想在短期内用印尼矿产替代中国,等于无米之炊。
时间也是印尼最大的敌人。7月9日的关税大限近在眼前,稀土产业链却不是几个月、几年能搭起来的。即便与美国签下所有协议,距离真正量产流向市场还差得远。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更有意思的是,印尼不止一次以“平衡外交”自居,口头上是金砖国家的积极成员,背地里却跟美国“眉来眼去”。以为可以两头通吃,忽略了身边的印度刚刚在中美之间折腾得焦头烂额,既没融入西方圈子,也和东方大国出现裂痕。不进反退,陷入孤立,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够醒目?
翻过来看中国,战略应对可谓四两拨千斤。特朗普对钴加税,中国企业巧妙曲线救国,把产能转到印尼,三个月内出口翻番。对美国还在加码稀土限制,对塞尔维亚等友好国家则畅通无阻。既坚持原则又不失弹性,保稳局的能力远非依赖谈判的那点小聪明能比。
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终究离不开中国稀土。F-35战机用稀土920磅,伯克级驱逐舰5200磅。需求之大,让所有替代方案都变成纸上谈兵。印尼在关键节点突然摇摆,只会暴露自身在全球矿产产业链中的边缘地位。
中国的选择很清楚。投入60亿美元帮印尼建全产业链,剩下的是技术、市场、就业,都是真金白银的赋能。有些国家只会开空头支票,有些国家愿意带你一同升级。两种模式,哪个让印尼摘得多金果实?三五年后账一算,明白人心里有数。
关税倒计时的指针已经滴答作响,特朗普没几天可以犹豫。答应印尼,等于承认美国没法独立走出稀土困境,股市和舆论接不接受?拒绝印尼,关税大棒打回自家企业,军工和新能源领头羊怎么办?这一次,特朗普团队面前没有满分选项,只有权衡利弊的折中。
还要看得更远一点,全球产业链的较量不会在7月9日终结。印尼的挤眉弄眼或许能再换来几笔短期利益,但真正失掉的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信用分数。中国早就盯紧了大趋势,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体系里,资源只有与技术和产业能力结合才能真正变现。单靠挖一堆矿石,翻不出多大浪花。
印尼电池项目开工那天,普拉博沃信心满满说着“与中国兄弟姐妹携手合作”。现在又对美国送上橄榄枝。不少人私下里已经调侃,雅加达的“墙头草”本色,天下难找第二家。
等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清二楚。印尼的“骑墙”游戏容易上瘾,但在资源和技术主导的新世界裡,最后撑得住的是谁,答案越来越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