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曾称:中国在准备持久战,越来越多国家的钱源源不断流向中国
《华尔街日报》在2024年2月中旬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看法,他们说呀,中国似乎在做持久战的准备,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
这就得看他们观察到啥了。可能是因为最近各国资金还在不断投向中国市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政府,似乎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看到中国在几个领域表现得挺牢固的,像是科技、基础建设这些地方,资金流入来源稳定,说明大家都觉得中国会坚持下去,走一段漫长的路。
目标指向中国造船业
看完美媒的报道,就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已经盯上了中国那蓬勃发展的造船行业了。
这些年,中国造船行业的发展成就真是令人振奋。
以2024年的情况来看,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中国在造船领域的“完工船舶数”、“新接订单数”以及“手中订单总量”这三个关键指标,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7%、74.1%和63.1%。
这三个数据挺关键的,说明中国制造的船舶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还会越来越大,订购中国船的客户也会逐步增加。
其实,这样的发展趋势也算是很正常的表现,没啥稀奇的。
其实,中国一直拥有世界领先的工业体系,这几年在多个科技领域也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举个例子,说到咱们这造船行业吧,中国出产的船只逐渐变得更受青睐,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设计师们特别关注市场的需求,还不断在技术方面做积累和升级,这点真是不容忽视。
这些年来,全球造船行业的发展趋势显示,随着国际环保规定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偏向选择“绿色新能源”的船舶产品。
中国的船舶设计师敏锐把握了这个趋势,近年来推出了许多高附加值的绿色船型,这完全符合市场的新需求,因而自然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也就是说,中国造船行业连续十多年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放到《华尔街日报》那边,却变成了所谓的“证明中国准备打持久战的有力证据”。
那家美媒说,中国靠着“规模宏伟到难以测量”的造船工业,从越来越多的国家“掠夺财富”,让自己有能力“建造适合战时维修舰队的造船厂”,以支撑持久战。
值得一提的是,美媒还专门提到美国造船业衰退的情况,导致中美之间的造船技术差距变得更为明显。
一切炒作都是因为他们急了
其实,对美媒那些炒作嘛,大体可以说就是“美国急了”,所以才会用尽手段制造各种谣言来炒作。
有一点,确实在美媒的文章里说得挺有道理,那就是美国造船业的不断衰退,确实让美国海军的根基开始有动摇的迹象。
咱们就聊聊不久前的事情吧,2025年7月12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了一篇文章,提到美国“福特”级二号核航母“约翰·肯尼迪号”可能会延迟交付,大概得耽搁20个月左右。
这就意味着,等美国“尼米兹”级第一艘“尼米兹号”核航母退役之后,美国目前在役的航母数量会掉到10艘左右,这样的局面还会持续一阵子。
要知道,当初有11艘航母时,国内“去工业化”带来的“造船业收缩”问题,就让美国的航母“全球部署”变得挺吃力,现在新船迟迟没出来,旧舰子也支持不了多久,能想象到美国的“全球战略”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啦。
别低估美国的“全球战略”,这可是支撑它“海洋霸权”的核心所在。要是美国无法持续维持这个“海洋霸权”,它的“美元霸权”就会受到更大冲击。而这个“美元霸权”也是美国能够在全球收割利益,让世界为自己养着那大批航母舰队的根基。
要是没有那支庞大的航母舰队,美国的“全球战略”就难以推进,“海洋霸权”也就难以维系,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跟美国那种死循环相比,中方有着雄厚的造船基础,这能支撑起中国海军的整体建设需求,不管是航母还是大型驱逐舰,各类舰艇都能搞得定。
中国在美国眼里可是“最厉害的对手”呢,这让美国怎能不着急上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