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65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如今成富豪聚集地,迪拜的转变并非只靠石油

迪拜作为全世界瞩目的奢华之地,豪车随处可见,富豪更是不计其数。

但或许还有人不知道,在二十世纪中期时,迪拜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

那迪拜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才在65年的时间里成为而今中东各国不容忽视的“强国”呢?

石油起步,基建保障

在阿联酋各地的石油储备量排名中,迪拜是处于末端的,仅占到整个阿联酋石油储备量的4%。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完美蜕变,成为阿联酋联合酋长国中说一不二的存在,将总理席位常年掌控在自己手里。

一晚烧尽35吨烟花;警车配置布加迪威龙、保时捷等一系列豪车;

老虎、狮子等猛兽成为脚边的爱宠;140亿美金人造棕榈岛等等壕无人性的行为,到底是靠什么?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马克图姆家族迁至迪拜地区,现代迪拜开始从此发迹。

经过多年的内斗外争,迪拜的经济发展并未有任何起色,直到与英国达成秘密协议才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整个大环境安稳之后,迪拜在马克图姆家族的掌控下,开始逐渐从原来的只接纳小型渔船的港口和简单的珍珠采集地,逐渐转变为一个针对珍珠采集交易的贸易中心。

这也恰恰说明,贸易模式在迪拜的发展历程中早早就生根发芽了!

自从之后迪拜成为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后,吸引了各国商人来迪拜生活,这也为迪拜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也为迪拜的未来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但珍珠贸易事业并不是持续上升的,迪拜很快就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停滞期。

之后的迪拜到底何去何从,那时的迪拜人可能都看不到迪拜的未来。

命运的转折总是悄然出现,将历史的长针拨回到1966年,迪拜的土地之下发现了改变迪拜发展轨迹的财富——石油资源被勘探发现。

尽管相比于其他国家,迪拜的石油储备量已经足够了,但在阿联酋的石油版图中迪拜却只占到了4%,约计40 亿桶。

这样的储备量根本无法与迪拜的邻居阿布扎比相比,无法让迪拜人仅靠石油就坐享其成。

但这一发现,仍给迪拜的崛起与转型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

得益于并不丰富的石油储备量,使得迪拜人并不将国家的发展全部依赖于石油,反而是借助石油,开始探索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

当时的迪拜酋长拉希德当机立断的将石油开采带来的收益,大部分投入到迪拜的基础建设之中,电力、机场等设施的建设,也象征着迪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坚实的基础建设如同稳固的基石,不仅为迪拜的运转提供了强有的保障,更成为了迪拜融入到全球脉络,与世界贸易接轨的重要支撑。

随着不断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迪拜也没有满足于当前,而是不断深耕迭代,对原有的基础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与革新,增添没有的基础设施,这样的目的显而易见。

迪拜想要将自身打造为未来的科技高地,让每一个到访迪拜的人,都感受到迪拜的前沿科技的气息,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智慧之城的范本。

56亿美元地铁投资,那些曾经只在科幻电影里见到的空中出租车、人行空中连廊等在现实里开始逐步呈现出来。

现实的未来科技城,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被迪拜用真金白银一点点变为现实。

这样的基础建设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炫富,而是迪拜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既向全世界各地人才与投资商展现自己经济实力与发展的潜力,吸引人才与外资外商来到迪拜发展。

又为迪拜的旅游业提供支撑,既有便捷的旅游服务交通,也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迪拜享受科技力量,为迪拜增添吸引力。

迪拜旅游业的腾飞不仅仅依赖于科技感基建,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

让世界游客可以从迪拜飞往任意一个大洲,领略不同的人文风情。

地理位置成王牌

迪拜领导人拉希德清楚的明白自己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好,如果不被外人知晓,同样发挥不了作用。

优越的地理位置,则是拉希德将自家名气宣传出去的最佳王牌。

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迪拜就发挥自己的地理位置。

依赖小港口成为各国海上贸易的首要选择,并且依靠宽松的贸易制度等,就已经尝到了依赖海上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的甜头,更是在未来将这个甜头发扬光大。

原有的小港口无法承接大型船只,更无法满足迪拜人的野心。

拉希德当就立断,将依赖石油开采获得的资金,不计成本的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最终将原来仅接纳中小船只改造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口,让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直接到家门口的杰贝阿里港。

那时,大部分迪拜公民对于拉希德的做法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支持。

在他们看来花费如此多的金钱和物资去修建大型港口完全没有必要,认为现在的小型港口已经足够迪拜依靠使用。

但随着大型港口带来的收益肉眼可见,迪拜人的看法转变起来。

各类大型集装箱船与油轮纷纷选择迪拜港口,为迪拜乃至整个阿联酋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巨额财富。

拉希德的远见绝不止步于此,在打造出杰贝阿里港后,又陆续投入了许多资金,建立自由区,严格要求港口管理,使其成为最繁忙的大型港口之一。

仅靠港口和运营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各国选择迪拜港口,于是与之配套的自由区拔地而起,为各国投资打开方便之门,吸引各国纷纷来迪拜发展。

在这个自由区内,外商可以在不与本地人合作的情况下直接建立自己的公司,同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这个情况下,杰贝里港在海上贸易上的地位越来越重。

时至今日,杰贝里港早早形成一套“港口-自贸区-海关”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港口遍地的中东地区仍就表现亮眼,是世界上十大集装箱港口,是迪拜世界集团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港口的收益占整个迪拜的五分之一。

仅在海上运输占据一席之地,绝满足不了迪拜与阿联酋联合国的野心,之后迪拜又与其他联合酋长国共同打造了阿联酋航空。

将空中服务做到极致,成为富豪出行的首要选择,致力于让旅客在空中享受到最顶尖的服务,凭借着豪华的机场体验,细致的服务以及完善的航空,阿联酋航空很快就成为了第一大国际航线。

迪拜则大力建设迪拜机场,让自己成为世界各地人来往的十字路口,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从石油与港口赚来的资金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立马投入到旅游业的建设之中。

于是各种“世界之最”在迪拜诞生:全球首个七星级酒店拔地而起,人工建造的棕榈岛享誉全球,420米旋转大楼等各种神奇的建筑都被迪拜用钱从图纸搬运到现实。

全力拥抱国际市场

阿拉伯文化具有它独到的魅力,但却与现代化的世界是有些冲突的。

那么想要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之中,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必然会舍弃一部分的传统文化。

迪拜作为一个阿拉伯国家,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对自己国内进行改造,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外商投资与贸易往来。

相较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于女性权益的忽视,早在七十年代在拉希德的带领下关注女性教育,进行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

现如今女性工作者在迪拜的房地产、法律各个行业均占据着重要的部分。

而为了与世界接轨,也为了更好的贸易往来。

迪拜将原来对酒的严格控制大大放宽,外商可以更加方便快速的购买自己需要的酒类。

为了与世界各地合作更加方便,迪拜还将原来的每周的休息日从周五、周六转变为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相同的周六日休息,使得迪拜的国际航班与股市可以与世界更好的衔接。

同时为了给外国务工人员在迪拜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还专门设立劳工法庭仲裁,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敢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地方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迪拜对于人才的态度,可以说是,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迪拜愿意花最多的钱邀请你来迪拜工作。

与此同时,迪拜还设立了多个不同类型的自由区,包含金融、科技、物流多个领域。

在这些自由区里,外国投资者可以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百分之百的企业,不对是否与本国人员合作做强制要求。

自由区内提供税收豁免,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长可享有年的所得税豁免,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吸引外国投资者。

西门子、三星、宝格丽等世界著名企业在自由区内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在迪拜设立区域总部。

结语:迪拜的辉煌还能持续多久?

迪拜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渔村,甚至被英国轻而易举的放过,如今早就成为了全球富豪齐聚的地方,在这里没有最富只有更富。

从石油的偶然发现,迪拜看似得到了上天的偏爱,但这份爱是有限的,无法让他们靠石油保障后世的子孙万代都开路虎,但人的智慧却是无限的。

迪拜的历任酋长从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将目光望向未来,凭借智慧与胆识,在沙漠绿洲打造成世界的焦点,成为世界来往的中心枢纽。

迪拜借石油乘风而起,兴建高楼大厦,打造海上运输的贸易点,构建贸易自由乐园,用开放的政策和创新的思维,拥抱世界各地人才与投资商。

现如今迪拜的传奇还在继续上演,未来的迪拜是否能保持现在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从沙漠渔村到全球都市,探寻迪拜的“发展密码”——新华社迪拜如何借“枢纽经济”实现飞跃——新华社一年狂揽1800余万国际游客,迪拜凭啥成全球顶流旅游目的地?——上观新闻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