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牌失灵!8 月 5 日,中国反制美芯片事件传来最新消息
好,事情得从今年五月说起。白宫那边,一纸通告下来,对部分中国的半导体产品祭出狠招——关税最高拉到500%。理由嘛,自然是老生常谈的“保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这记关税重拳砸下来,动静不小。但没隔几天,中国这边的反应就来了:网信办依据自家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国芯片大厂美光在华销售的部分产品启动了安全审查。这两边一前一后的动作,不折不扣就是贸易对抗的你来我往。(信息来源:美国贸易代表署公告、中国网信办通报)
光的底气在哪?这事儿在中国国内法上是有根儿的。《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明明白白写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是采购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或服务,那就得过安全审查这道关。美光作为全球前三的DRAM(内存芯片)供应商,它的产品可大量用在咱们的数据中心、通信设备这些命脉行业里,被纳入审查范围,情理之中。市场反应也快得很,消息一放出来,美光股价当天下滑了近5%。要知道,中国市场占了美光全球营收的近两成(2023年数据是18
光的底气在哪?这事儿在中国国内法上是有根儿的。《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明明白白写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是采购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或服务,那就得过安全审查这道关。美光作为全球前三的DRAM(内存芯片)供应商,它的产品可大量用在咱们的数据中心、通信设备这些命脉行业里,被纳入审查范围,情理之中。市场反应也快得很,消息一放出来,美光股价当天下滑了近5%。要知道,中国市场占了美光全球营收的近两成(2023年数据是18.
7%),这审查要是结果不利,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数据来源:美光SEC年报、Wind金融终端)
那么美国那边高达500%的关税,在世界经贸大格局下算个什么路数?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单方面加码搞法,在WTO规则里可站不住脚。有信息流出,世贸组织内部都觉得这明显踩了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条的“最惠国待遇”红线。连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给国会的报告都急了: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买家!2023年光进口设备就花了401亿美元,吃下全球市场差不多四成的蛋糕。玩这种超高关税,这不是逼着中国客户加速转向韩国三星、海力士这些对家吗?美国企业的真金白银就这么损失了?(信息源:WTO内部文件、SIA行业报告)
视线再转回国内。其实这些年,咱们自己的芯片产业,尤其是不追求最顶尖、但量大面广的成熟制程这块,步子迈得确实不小。你看中芯国际刚出的财报,28纳米及以上工艺贡献了今年一季度收入的四分之三还多(75.
4%),成了绝对主力。还有长江存储,搞的3D NAND闪存技术,产能噌噌涨,同比去年几乎提了一半(47%)。全球半导体协会(SEMI)的报告点了个现状:中国在去年已经包办了全球晶圆总产能的五分之一以上(22%),比疫情前2019年提升了足足12个百分点。这趋势下去,对单一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必然减弱。美光被查期间,兆易创新这些国内玩家收到的客户咨询量翻了几番,市场规律就在这儿摆着。(数据来自中芯财报、SEMI行业报告、兆易公告)
美国搬起关税和禁令这块大石头,真想砸准了吗?没那么简单,搞不好还砸自己脚。看看美国本土的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司,他们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就大倒苦水,说这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跌了超过三成(32%)。拜登政府那边还在对英伟达、高通施压,要限制它们把成熟工艺的芯片卖给中国。听起来够狠,但问题是,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分析得很清楚: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这些支撑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用的主力芯片七成以上(73%)都是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工艺!硬生生切断这种稳定的大需求,受伤最重的会是谁?还不是美国自己的设备商们,预测说能让他们一年少赚170多亿美元。这生意,谁经得起这么折腾?(依据:应用材料财报会议实录、Gartner市场分析)
不得不提一嘴台湾地区在这盘棋里的位置。台积电在南京搞的28纳米生产线,今年初刚拿到了咱们商务部的许可进行扩产。这事儿本身就有意思。再看看台湾地区工研院IEK的数据就知道,去年两岸间半导体贸易额达到了486亿美元,这对台湾出口而言举足轻重,占比超三分之一(34%)。难怪台湾半导体协会的理事都公开表态:谁要是搞激化区域对立那一套,最后扰乱的是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据说这个观点在台积电最近的股东会上,得到了超八成股东的力挺。钱袋子连着人心,这道理谁不懂?(数据出自台湾经济部统计处、台积电股东大会消息)
特朗普这边刚扔出500%关税这炸弹没多久,隔天就在爱荷华州竞选时嚷嚷了:“中国的回击让美国农民和芯片工人日子难过了”。话里带气。可他大概选择性忽略了早几个月农业部的统计——中国前四个月对美国玉米的进口量砍掉了三分之二(67%)!另一边,像高通CEO安蒙这样的业界领袖就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讲道理了,大意是:芯片供应链这盘大棋,咱能不能让市场说了算?别老是政治干预在那儿捣乱?产业链上下游都在跺脚骂街呢。(特朗普讲话来自白宫实录、安蒙文章摘自《华尔街日报》)
环顾一下全球其他玩家的选择,也很能说明问题。欧盟委员会在6月初通过了《欧洲芯片法案》修订版。眼尖的媒体发现,原来草案里那些跟风限制对华投资的条款,在最终版里悄悄删掉了。荷兰那家做光刻机的巨头ASML,在最新财报里得意地讲,它们在中国大陆的收入环比大涨了将近三成(29%)。还有个事,韩国那边也挺干脆,产业通商资源部直接给三星西安工厂的技术升级计划开了绿灯。这些动向拼凑起来就是个明白的信号:技术封锁?怕什么,只会逼着中国和其他地方更快搞出替代方案。市场要是被人为割裂开,结果也只有一个——大家各找各的路,多元化布局加速跑。这不是谁喊口号能挡住的。(信息来源于欧盟公报、ASML财报、韩国产业部公告)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最后,我们回顾下历史经验。波士顿咨询(BCG)在去年出过一份挺硬的报告,专门讲产业链。里边就提到当年日本在高端精密机床上对中国搞封锁,结果怎么样?反而倒逼着中国自己的五轴机床一路狂飙,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5%多点,一路攀升到了前年的37%。眼前这场中美芯片博弈,说到底,争的是核心技术上的主导权。中国手里的牌是什么?全球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还有近乎最齐全的工业体系。美国呢?它的技术领先地位,不是靠行政禁令能保住的,得靠市场的真本事去维持。半导体这东西,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彻头彻尾的全球化产业。谁想单干,都得算算自己钱包的厚度。500%关税这事,不又是这条铁律的鲜活教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