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红军叛将龚楚写信给邓小平求原谅,邓小平请他到北京任职
1949年10月,解放军在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一位国民党少将带领一个保安团躲进了广东省北部乐昌县的瑶山,面对负隅反抗的敌人,解放军选择了劝降。因为这位少将也算是熟人了,他就是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将”的龚楚。
作家李敖说,世界上最坏的一种人,就是共产党的变节者,因为他失掉了共产党的那些伟大的理想。正因为失掉了伟大的理想,这些叛徒往往也是最“识时务”的。龚楚深知国民党大势已去,于是率部投诚。
接受龚楚投诚的是林彪所辖的部队,而林彪在井冈山时,正是龚楚的下属。时任广东省长叶剑英也曾跟龚楚共事,认为这位“老朋友”还有可用之处,决定让他去尚未解放的海南岛,劝降他的乐昌同乡,海南守将薛岳。龚楚满口答应,然后直接去了香港。
作为曾经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龚楚太知道党的政策了,像他这样坏事做绝的人,将来必定没有好果子吃。龚楚,这个听上去稍显陌生的名字,他究竟是谁,又做过怎样背叛党和军队的事呢?他反复而充满罪恶的一生,始于1901年。
共产党早期三大起义,都有龚楚的身影
1901年,饱经患难的近代中国,又一次遭受重大屈辱,一纸《辛丑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在这一年,龚楚出生在广东省乐昌县长来镇长来村。同在这一年出生的,还有两位日后的开国元帅,陈毅和徐向前。如果没有早早地叛变,或许还能再多一位龚楚。
龚楚从小天资聪颖,虽生长在农村,却接受了相当完整的教育。1917年,孙中山回到广州组织军政府,时年16岁,还在广州市立一中上学的龚楚决定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在粤军第二旅,龚楚先后担任班长、旅部副官,后来又考入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之后回到革命军中,21岁就做到了少校参谋。
跟当时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一样,龚楚在革命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在广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党组织后,龚楚成为农民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一度率领乐昌农民军和北江工农军北上武汉攻打蒋介石。
在党直接掌握军队前,龚楚已经走在了前列,他的军事才能无疑是极为可贵的。当大革命失败,中央决定“枪杆子里出政权”后,接连发动了三大起义,这其中都有龚楚的影子。
1927年7月,龚楚奉命将部队带到江西,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兵败后,他又被调往长沙参与领导秋收起义,不过在中途遭遇伏击,兵败潜回家乡。1927年底广州起义时,龚楚担任广东农军北路指挥。
井冈山红军三号人物
三大起义功败垂成,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被军阀范石生收留,对外宣称一个团,化名王楷的朱德任团长,龚楚被委以团副。湘南暴动后,龚楚担任工农革命军第3师党代表。
1928年4月28日,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之后宣布成立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龚楚则担任红四军10师29团党代表。与此同时,龚楚还是红四军前委成员,整个前委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人就是毛泽东、朱德。当时,中共中央湖南省委给红四军前委的信,都把红四军称为“朱毛龚”。可见龚楚当时在红军的地位。
在井冈山,红军一度遭遇八月失败。湖南省委指示打回湘南,龚楚是坚定支持者,最后29团几乎全军覆没。龚楚跟团长胡少海、及营长肖克等100余人回到部队。之后大部队回井冈山,龚楚则留在湘南继续开展工作。
从邓小平搭档到红军代理总参谋长
1929年底,在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重要起义——百色起义上,龚楚又一次参与并成为主要领导。在那里,龚楚跟另一个党的重要领袖成为搭档。起义后,红7军成立,军长为张云逸,政委是邓小平,龚楚则是参谋长。龚楚同时兼任战斗力最强的十九师师长,政委为邓小平。
在红7军的建设上,龚楚在井冈山积累的经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就在他们试图建立根据地并与江西的中央苏区连成一片时,遭到了粤军与湘军的夹击,伤亡惨重。龚楚本人臀部负伤,转到上海治疗,之后再经香港进入了中央苏区。
在中央苏区,龚楚再次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红十二军参谋长、红七军军长等职。这个时期的龚楚,可以说革命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在苏区,龚楚也见证了革命的高潮与低落,也暴露了他意志不坚定的弱点。
此后,他多次因“右倾机会主义”被批判,甚至被开除党籍一年,调赴红军大学高级研究班受训。
研究班结业后,正逢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患重病,龚楚调任红军总司令部代理总参谋长两个月,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这时候,龚楚还尚未出现叛变的苗头,又或许是还没有找到机会也未可知。
革命进入低潮时,龚楚叛变了
真正让龚楚决定叛变,是在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后。当时革命可以说跌入了最低谷,每到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一个人革命意志是否坚定的时候,叛徒往往也就成群出现了。有人曾初步统计: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中叛变的团级以上军官至少有四五十人。龚楚便是其中一个。
龚楚被留在了后方,担任了中央军区参谋长,跟司令员兼政委项英、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成为留守后方的领导核心。中央红军已经被迫长征,留守在后方的部队又怎能经得起蒋介石的围剿。中央指示他们进入山区打游击,龚楚率领9个连部队转战湘南,接收在湘江血战中失散的红34师部队。
当龚楚率部队经历多次战斗,突围至湘南时,他托辞身体不适,晚饭后早早入寝。半夜,龚楚趁警卫人员熟睡之机,逃离队伍,潜回广东乐昌。
若龚楚仅仅是对革命丧失信心,潜回老家隐匿起来倒也罢了,可他不久后就选择了投靠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部。
贺敏学身中三枪,陈毅项英惊险脱逃
一个叛徒,要想获得新主子的信任,唯有表现得比一般人更积极。龚楚就是如此,他叛变后,先后担任过国民党“剿共”游击司令、粤湘边区“剿匪”指挥官、粤北五县联防主任等。急于邀功的龚楚,丧心病狂地对红军、游击队、中共地方干部、打入敌军内部的中共地下人士进行了清剿,使之遭受重大损失或严重威胁。
1935年10月,龚楚带领粤军30余人,化装成红军游击队,由广东仁化到达北山,妄图抓捕项英、陈毅、陈丕显等领导人和消灭赣粤边红军游击队。为了混淆视听,龚楚还指挥部队跟土匪周文山部假打一阵,然后冒充湘南红军来找地方组织。
当时的南方游击队处境十分艰难,相互之间根本不同讯息,因此谁都不知道龚楚已经叛变了,还以为他在湘南地区坚持战斗。北山游击大队大队长贺敏学(贺子珍的哥哥)听说老首长龚楚来了,赶紧派中共赣粤边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与之联系。何长林在龚楚的诱使下当即叛变。
龚楚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北山游击队,他还要摧毁整个留守机关,项英陈毅等人才是他的目标。为了让两位“老搭档”上钩,龚楚以接他们到湘南加强领导为由,亲自写了一封邀请信,何长林在信上签了名。项英见到信后大喜过望,以为龚楚在湘南打出了一片天地,能助他们走出南方的丛林。
项英希望马上和龚楚见面,而陈毅对此十分怀疑。龚楚自恃在井冈山的老资格,除了毛泽东跟朱德外,其他人别说是项英,就连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陈毅,他都根本不放在眼里。这时候又怎么会突然谦虚起来,还主动请他们去“加强领导”呢?
陈毅建议项英过一段时间再去见龚楚,也正是这一建议挽救了大家。龚楚见陈毅项英迟迟不来,担心出什么变故,就决定先把游击队“解决再说”。北山游击队对龚楚毫无防备,50余人壮烈牺牲。贺敏学身中三弹,翻滚下山冲出包围圈。这就是北山事件。
龚楚对红军的活动规律实在是太熟悉了,诱歼了游击队后,他又率部在各个路口实行封锁,大量跟游击队有关系的群众都被杀害。10月20日,龚楚率部又发动了一次对陈毅项英驻地的偷袭,幸运的是红军侦察员识破了他的阴谋,通知哨兵鸣枪报警,项英、陈毅、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等人才得以躲过一劫。
这也是红军长征后赣南游击部队遭遇的一次生死危机。据说,龚楚在听到山上枪响后,不知道山上有多少红军,考虑到自己在山下,处于不利位置,这才慌忙逃走。10月底,龚楚还引导国民党军队,对湘南游击区发动进攻。毛泽东的老师方维夏也因此牺牲。
国民党走向末路,龚楚难走回头路
屡立“战功”后,龚楚便开始了国民党军官的生涯。抗战时期,龚楚从孙连仲部上校参谋处长,做到第四十六军少将参谋长。抗战胜利后,龚楚又做了徐州市市长,之后回到广东,历任少将高参、广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直到率部投诚。
龚楚双手沾满革命先烈的鲜血,原本想要借此辉煌腾达,但他不知道蒋介石反复无常,对党内非嫡系势力尚且猜忌十分,又怎么会对一个叛变者委以重任呢?像龚楚一样的叛徒,余洒度、顾顺章、张国焘……其下场可知。龚楚不仅没有真正得到意料中的地位,在国民党大势已去后,也就被留在了深山里自生自灭。
国民党不管他,共产党大概也是回不去了,龚楚选择了避居香港。
在香港期间,蒋介石曾邀龚楚到台湾,委派他在香港秘密收编残部,组织所谓“反共救国军”,以配合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伺机反攻大陆。然而,龚楚早已看清了时势,认准蒋介石已无翻身之机,婉言谢绝。
龚楚从此彻底脱离政治漩涡,在香港做起了实业。实业不顺时,为了维持生计,龚楚跟张国焘一样,靠给国外出版社写回忆录。或许,他们也还想借此“名留青史”吧。跟张国焘不同的是,龚楚的回忆录,到他叛变前便戛然而止。叛变后的事则矢口不提。
在香港,国民党还一度收走了龚楚侨居的房子,他分别跟着定居于美国、英国的两个儿子住了一段时间,于1980年代中后期回到了香港。到了晚年,龚楚越发地想要回到老家去看一看。
写信给邓小平求原谅,邓小平请他当官
198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1989年9月,两高再次发布公告,将这条规定的适用性扩大于去台湾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员。龚楚敏锐地觉察出来,他回家的时机到了。
1990年9月13日,龚楚夫妇坐火车抵韶关,乐昌当地政府为之设宴接风。垂垂老矣的龚楚特地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承认过去的错误并请求原谅。内容大概是:我当初有罪,但现在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已回故乡广东乐昌探亲,希望准许我留乡长久居住,落叶归根,死也死在老家。
邓小平得知龚楚回来后,亲自给他打了电话,几近双目失明的龚楚握着听筒,听着邓小平的问候,老泪纵横。
乐昌当地政府按原国民党中级军政人员规格对他进行接待,并拨款人民币7万元原式原样重建了龚家老屋。
不久后,邓小平派人传达意见,欢迎龚楚去北京,在人大或政协任职。龚楚谢绝了,自称回来不是为了当官。
在老家,龚楚每天都会接待好几拨客人,朱德的女儿来过,一些历史学者也前来访问这位中共党史的“活化石”。但不管是面对谁,龚楚都只谈他在红军的经历。
1995年,95岁的龚楚因肺部感染在家中去世。他生前为自己选好了墓地,拟好了碑文,上面写着:龚楚将军,讳楚,乳名福昌,字鹤村,号松庵,乃洪德公之三子也。公生于光绪廿七年辛丑,1901年至1995年岁。自少致力于军事政治学术。参加国民革命,及广东北江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