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了中国,还治不了你?美威胁对印度加征25%关税,莫迪面临大压力
特朗普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重重一敲,那条震动新德里的推文就这样发了出去:“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外加惩罚!”发完这条消息,他顺手转发了印度总理莫迪半个月前访问白宫时两人的合照。 照片里,特朗普正殷勤地为莫迪拉开椅子,笑容满面。短短十几天,座上宾成了砧板上的肉。
莫迪接到消息时正在主持外资招商会议。幕僚冲进来耳语几句,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会议室里空调开得很足,但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 就在上周,印度商务部刚发布一组数据:2025年5月,外资净流入仅3500万美元,同比暴跌98%。
整个2024-2025财年,外国直接投资净额只有3.53亿美元,不到上一财年的零头。 资本撤离的速度快得让官员们连报告都来不及改。
特朗普的推文像刀子一样捅在印度经济的软肋上。 他抱怨印度关税“全球最高”,非关税壁垒“繁重又讨厌”,还翻出旧账指责印度“依赖俄罗斯能源”。 但真正让莫迪团队手脚冰凉的,是最后那句:“截止日期不会延长。 ”8月1日,只剩不到48小时。
谈判桌上早已硝烟弥漫。 五轮拉锯战下来,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僵持不下。 美国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小麦、玉米市场,取消对转基因大豆的限制。
而印度咬死不松口,事关国内数千万农民生计,莫迪不敢让步。 印度谈判代表反过来要求美国把印度商品的关税上限卡在15%,特朗普直接甩出一句:“他们要么付25%,要么别做生意。 ”
外资企业闻风而动。 班加罗尔科技园里,连夜召开紧急视频会议。 某美资电子厂主管拍着桌子吼:“25%? 我们毛利才18%! ”厂区门口,运货卡车排起长龙。 工人们蹲在路边抽烟,他们不知道这条生产线下个月还在不在。
印度商务部的声明在凌晨两点仓促发布。 通篇官方辞令里藏不住狼狈:“注意到美国总统声明...正在评估影响...仍致力于达成公平协议。 ”字里行间透着束手无策。
他们刚被数据扇过耳光: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高达458亿美元,印度卖给美国的智能手机、化学品、塑料制品堆出了这座大山。 现在山要塌了。
越南和印尼输美商品关税锁在19%,印度若跳到25%,成本差距瞬间拉大。 中国经过几轮博弈,中美关税稳定在10%左右。
原来印度靠廉价劳动力抢走的订单,现在正在回流中国生产线。 金奈港的货运经理翻着报表叹气:“上个月往美国发了20集装箱服装,新关税一来,下个月能保住5箱就不错了。 ”
富士康的教训像幽灵在会议室徘徊。 2023年,这家巨头计划投资195亿美元在古吉拉特邦建半导体厂。审批文件在38个部门转了一年半,最后项目黄了。 富士康高管临走时撂下话:“在印度建厂是和官僚体系搏斗。 ”同样遭遇的还有通用、福特,来了二十年还是关厂走人。
去年那场“笔记本闹剧”。 印度突然要求所有进口笔记本电脑必须申请许可证,政策凌晨发布即刻生效。
戴尔价值2亿美元的货轮还在公海上漂着,直接成了“非法商品”。 尽管官方三天后狼狈撤回政策,但苹果供应链总监在内部邮件写道:“这个国家没有游戏规则,只有即兴表演。 ”
莫迪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彻底沦为笑话。 政府承诺报销外资建厂成本,结果750家企业排队等补贴,审批卡在“证明你真的建了厂”的死循环里。
某中资手机配件厂经历堪称魔幻:地皮纠纷引发工人暴动,生产线被烧毁时,地方官员还在研究补贴申请表第17项怎么填。
特朗普的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倒是说了句实话:“印度市场保护主义根深蒂固。”他对着CNBC镜头耸肩:“我们总得看看他们有多大诚意。 ”这话传到新德里,商务部长把咖啡杯摔在了地毯上。
现在印度工厂主们盯着日历失眠。8月1日关税生效后,他们的化学品要比越南货贵6%,塑料制品价格倒挂15%。
孟买出口商协会的紧急报告里写着:“所有价格优势归零。 ”那行小字,特朗普暗示可能再追加“惩罚性费用”,理由随便编,比如“印度空气污染影响了美国公民健康”。
美国海关的印度货轮靠港时间表已经排到九月。 但很多船长接到新指令:8月1日零点后在公海抛锚。 货主们抱着最后希望等莫迪签字,尽管他们心知肚明,签了是农业崩盘,不签是出口断气。
新德里街头飘起雨点。 商务部大楼彻夜通明,打印机疯狂吐着两种版本的声明:一种是接受美国条件的投降书,另一种是迎接25%关税的宣战书。
窗户映出官员发青的眼圈,传真机突然响起来,所有人惊得跳起身。 结果是气象局发的暴雨预警。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又更新了。 这次是张高尔夫球场挥杆的照片,配文轻飘飘:“和朋友们度过美好上午。 ”评论区炸出印度网民的愤怒表情包:去年白宫宴会上,他给莫迪切的蛋糕足有五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