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7 月 26 日,红军城战役至紧要关头,俄军紧逼,乌军全线告急!

俄军正把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死死捏在手心! 随着帕夫洛格勒道路被切断,南北通道被钢筋水泥路障封死,这座顿巴斯重镇已陷入“口袋阵”。 更致命的是,乌军内部情报断了线,指挥所的命令传不到前线士兵手里,整条防线被打成了一盘散沙。

7月24日深夜到25日凌晨,俄军精锐的“台风”小组像影子一样潜入红军城。 城里早已是空荡荡的鬼城,只有这些穿行在废弃医院和地下通道的特种兵。

他们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摄像头和侦测器——每一处乌军藏身的据点、每一座可能囤积弹药的变电站,都被精准标注在地图上。 而乌军的情报室亮着红灯预警,却找不到能将消息传递出去的人。

7月25日的突破口选在了新经济镇。 这片工厂林立的区域是城市命脉,当俄军坦克撞开仓库大门,乌军最后的组织抵抗被打散。 俄工程部队动作快得惊人,立即用挖掘机堆起三层楼高的瓦砾墙,堵住了通往外界的支线道路。 红军城与外界的血管,正在一条条被掐断。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出现在7月26日清晨。 通往帕夫洛格勒的M18高速公路上,俄军T-90坦克排成钢铁警戒线。 这是红军城西撤的最后一扇门,现在它被焊死了。 重型机械在南北城郊疯狂作业,将整段公路切开深沟,浇筑混凝土墩。 乌军士兵看着无人机画面中蔓延的封锁带,补给线彻底断了。

更令人窒息的危机来自战场指挥的失灵。 7月25日,赫罗迪夫卡西面的乌军试图反击,几辆步兵战车甚至夺回了两个街区的阵地。 但战报根本无法传到友邻部队,右翼的炮兵还在朝已被俄军占领的旧阵地开火。 俄军侦察兵冷冷地观察到:乌军的反击像一群无头苍蝇。 随即,重炮和燃烧弹覆盖了那些孤立的据点。

在红军城前线的混乱中,一些营级部队甚至开始各自为战。 有人试图用民用对讲机联络友军,信号却淹没在电磁干扰的杂音里;有连队自发撤向城南,却发现预设撤退路线早被炮火封锁。 在城北工业区,某个连级指挥官绝望地用手机拍摄俄军坦克位置,视频通过星链发送后却石沉大海——上级指挥链已经断裂。

红军城正在成为现代化战争的残酷展台。 当“台风”小组标记完最后一座高层狙击点,重型火箭弹在十分钟后撕裂了整个天台;当无人机捕捉到乌军藏在儿童医院地下室的车队,钻地炸弹直接贯穿三层楼板;每条被渗透小组侦查过的街道,都在半小时内遭到炮火清洗。 高科技屠杀之下,传统巷战的缠斗根本无从展开。

居民大规模撤离后的死寂加剧了这种恐怖。 昔日喧嚣的市场只剩下被炸烂的摊位,有轨电车车厢成了布满弹孔的掩体,中学操场上堆着沙袋工事。 在临时管控点,几个尚未撤走的老人守着昏暗烛光,外面传来俄军装甲集群碾过主干道的轰响。 城市下水系统成了乌军地老鼠的唯一通路,但每条隧道坐标都在“台风”小组的数据库中。

赫罗迪夫卡的悲剧正在重演。 当乌军7月26日发起新的反冲击,试图夺回粮仓控制权时,一辆T-64坦克冲得太猛,把伴随步兵甩在五百米后。

三分钟后,反坦克导弹将它炸成燃烧的铁棺。 后续部队按原计划冲锋,却不知晓侧翼公路已被俄军伞兵控制,机枪火力像镰刀般收割了整个排。 计划里本该协同的炮兵,此时正在十公里外争夺仅剩的通信频道。

至7月26日傍晚,俄军侦察分队已站上红军城市政厅对面的公寓楼顶。 望远镜里,乌军最后的支撑点在城西火车站方向集结。 但他们看不见的是——车站调度大楼地下室内,两名指挥官正为后卫部队撤退路线激烈争执。

其中一人准备炸毁最后两座铁路桥,另一人却坚持要保著作战物资的退路。 争执还未结束,格洛纳斯定位系统已经把坐标送回俄军火力指挥中心。 当“龙卷风”火箭炮弹出膛时,窗外的火车月台上,疲惫的士兵正瘫坐在弹药箱上啃着干粮。 钢铁弹雨将在九十秒后倾泻而下。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